 |
 |
新聞回放 |
 |
|
周小川稱人民幣納入SDR還需更多準備 |
經濟參考報 2011-4-18 |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15日在參加博鰲亞洲論壇分論壇“G20:處于十字路口”時表示,人民幣加入SDR(特別提款權)一籃子貨幣還需要更多時間來做進一步準備。 |
|
|
 |
|
 |
 |
名家專欄 |
 |
|
|
左曉蕾:SDR的國際貨幣功能重新定位探討 以國際貨幣體系的現狀,似乎別無選擇,所以不存在是否“最”優的評價和判斷,只能寄望在SDR的改革過程中,或能創出新的思路。
|
|
|
 |
|
 |
 |
視
頻 |
 |
|
|
|
 |
|
 |
|
名詞解釋 |
 |
|
· 特別提款權 |
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DR)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設的一種儲備資產和記賬單位。它是基金組織分配給會員國的一種使用資金的權利。會員國在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用它向基金組織指定的其他會員國換取外匯,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基金組織的貸款,還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當國際儲備。但由于其只是一種記帳單位,不是真正貨幣,使用時必須先換成其他貨幣,不能直接用于貿易或非貿易的支付。 |
· 人民幣國際化 |
指人民幣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人民幣境外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幣國際化,但人民幣境外流通的擴大最終必然導致人民幣的國際化,使其成為世界貨幣。 | |
|
 |
| | |
 |
|
 |
梅新育:冷靜看待特別提款權邀約 |
作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第一貿易大國的貨幣,而且早已實現經常項目自由化,人民幣也早該納入特別提款權,這才能體現當前國際經濟現實,但加入特別提款權不能妨礙中國自己貨幣自由兌換和資本流動自由化的步伐。[詳細] |
 |
 |
李建軍:特別提款權誘餌 |
然而在SDR出現后不到兩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儲備貨幣的可獲得性不再是人們所關心的重要問題。由于儲備資產的獲得不再以美國的貿易逆差為條件,SDR存在的必要性大大下降。[詳細] |
 |
陳炳才:特別提款權,蒙蔽國際社會的話題 |
2010年6月2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席卡恩表示將在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中考慮使用人民幣,但今年卻附加條件,要求人民幣首先必須可自由兌換,才能進入SDR。特別提款權問題已經蒙蔽國際社會很長時間,應該還其本來面目。[詳細] | |
 |
加入SDR:人民幣尚未準備好 |
 |
|
 |
郭凱:人民幣、美元和特別提款權 |
如果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除去那些對所有貨幣都一視同仁的技術性條件),那這件事情沒有什么壞處。但如果是有附加條件的,即便中國有意推動“去美元化”,也應該非常慎重,因為加入特別提款權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并不會給中國帶來實質性的利益。[詳細] |
 |
 |
葉檀:人民幣目前不應該自由兌換 |
匯率是全球經濟控制權爭奪戰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而允許人民幣自由兌換得不償失。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虛擬經濟,中國還沒有準備好人民幣自由兌換。[詳細] |
 |
湯敏:人民幣與其加入SDR不如盯住SDR |
IMF對SDR一攬子貨幣有自由兌換和匯率完全浮動的要求,人民幣要加入就需要修改目前的匯率管理體制,如果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不支持,這很難做到。更重要的是,這樣做是否符合中國利益。實際上,人民幣目前加入SDR一攬子貨幣,對中國意義可能并不大。[詳細] | |
 |
人民幣國際化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 |
 |
|
 |
馬濤:根治國際貨幣體系舊疾沒有速效藥 |
在全球經濟聯動性增強的時代,任何國家的單邊調整都有可能帶來巨大的宏觀經濟風險。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充滿了長期性。當前,我們應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解決中國貿易大國與金融小國的矛盾,讓人民幣融入到國際儲備貨幣體系中去,打破現在美元、歐元主導下的國際儲備貨幣格局。[詳細] |
 |
 |
左曉蕾:虛實分離,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新路 |
人民幣加速國際化,是為了應對不合理的美元本位的國際貨幣體系帶來的危機,人民幣國際化若還要走美元本位的老路,以你之盾去抵擋你之矛,可能強化美元本位。[詳細] |
 |
張茉楠:人民幣,以國際化爭取貨幣自主權 |
從中國自身的情況看,為了降低中國在對外貿易、跨境投資與外匯儲備管理方面對美元的依賴程度,必須實現從“參考一攬子貨幣”過渡到“釘住一籃子貨幣”,構造一個歐元與美元組成的貨幣籃子作為調整的依據。中長期而言,人民幣國際化是爭取貨幣自主權的根本。[詳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