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PP模式讓企業走出環保工作新路? |
記者從有關渠道了解到,近年來,國內有相當一部分環保項目采用PPP模式運作。
財政部信息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環保PPP項目數量占比將近44%,投資額占比22%。環保部規劃院PPP中心主任逯元堂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推進環境保護PPP既是大勢所趨,同時也是形勢所迫。”
準備必須充分
在政府轉變政府職能和管理方式的大背景下,大力引進民間資本進入環保領域,優勢自不待言。
“在環保領域推進PPP模式,不僅能夠有效開放市場,引入技術更全面、競爭更激烈的民間資本,與此同時也能在政府層面促進環保產業的發展。”逯元堂表示,引入PPP模式,使環境保護不再是單純的“政府工程”,它能動員全社會、激勵更多企業投身國家的環保事業。
當然,在環保領域實施PPP模式也有難處。
眾所周知環保產業相比其他產業,具有公益性、復雜性、技術性的特點。因此無論是在投資回報,還是在實施建設的過程中,都面臨著巨大挑戰。對此,逯元堂也有自己的看法。
“我們在實施PPP時發現,在付費機制方面,除了污水處理項目運行有較為完善的使用者支付體系,以及在垃圾處置項目上實行政府補貼,但是其他的項目收費機制都很不完善。這使得PPP落地實施難度相比其他領域要高得多。”逯元堂舉例解釋,在飲用水源地保護方面,更多的還是靠政府補貼,沒有很好的引入民間資本,使得項目難以維持。而且水環保項目又很復雜,無論是保護、治理,每一類的差異性很大。同樣是污水處理,其中有不同的技術路線、處理工藝,其對應的是不同的投資成本、技術效果及項目回報。
“實際上PPP是手段,核心是提高環境治理的效率、保障供給、改善環境質量?!卞衷锰岢?,作為運營主體,首先應該著力建立完善的金融機制,不應只著眼于PPP項目推進本身。
銀政需配合推進
隨著環保概念的走熱,近年來,包括五大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都在調整信貸結構,加大對節能環保的信貸支持力度。
“損失分擔機制下能效融資貸款,能效項目貸款,排污權抵押貸款,碳金融,合同能源管理融資,林權質押貸款,這些基本涵蓋了低碳經濟大部分領域和上下游產業。”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總行投資銀行部楊斌告訴記者,其所在的銀行,在綠色金融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的產品創新。
銀行完成了產品創新,接下來就是配置相應的資源、推進PPP項目。以上海浦發行為例,首先從總行層面就重視環保PPP項目,成立專業團隊,在政府、社會資本兩端提供專業服務,包括項目前期設計、建設,以及后期運營的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體系。然后就是幫助社會資本設立PPP綠色環?;?,為企業開拓市場,提供資本保障。
據介紹,上海浦發行同時以財務投資人的方式,與社會資本方組合成聯合體,參與PPP項目投標、建設、運營。這樣一來,通過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兩個深度融合,共同推進、解決環保PPP項目落地難的問題。
金融機構在環保PPP項目中之所以能夠幫助環保企業項目落地,最重要的是它的身份。對此,興業銀行總行環境金融部副處長程峰向記者表示,銀行是政府和企業的“媒人”,當大家需要資金時,銀行方面會評估項目執行者能否很好地走下去。因此,作為銀行,需要一個準確的判斷。
這一點,也讓逯元堂感慨:政府在環保PPP項目上的認識還不夠,有時會把PPP看成一種融資手段,如果政府只爭取外在支持,不去協調各職能部門共同推進,無疑會增大PPP項目落地的難度。
回報機制亟待完善
環保項目既然具有公益性,就需要共同推進,形成合力。
“地方政府如果有信心推進環保PPP項目落地,就要動員政府各部門共同實施?!卞衷锰岢?,涉及資源組合開發,涉及與有收益項目的捆綁實施,涉及公益性環保而沒有穩定投資回報機制的問題,都需要政府職能機構出面協調解決。
在推進PPP項目時,無論是政府付費還是使用者付費,目前都還存在機制不健全的問題,僅靠任何一方都是不可取的。
對此,逯元堂在長期的市場調研中發現,使用者苦于沒有標準,而政府財政又不能持續付費推進PPP,那么就需要創新。一方面是項目打捆實施,這包括了上下游、廠網一體、供排水一體等組合。在城市開發的過程中,也可以采取區域項目打包集中整治,通過規模化來降低環保企業、市場主體的施工成本。另外,還可以嘗試資源組合開發模式,例如河道治理,可以和旅游資源項目結合起來,通過有收益的項目,彌補公益性質的環保項目。這些探索性做法,都能從一定程度上促進環保PPP項目的落地,解決項目缺乏穩定投資回報的機制性問題。
環保PPP任重而道遠,但是要想推進項目盡快落地,需要環保企業、銀行、政府通力合作,推出可行性機制,完善各項政策,這些已成共識。
京津冀地區的產業轉移承接,是協同發展的一條主線。一年多來,三地政府部門徹底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聯手推動一批重點項目落地,產業升級轉移正在積極進行。
在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天貓、1號店和亞馬遜這5家綜合性購物平臺購買了智能手環和家庭裝洗衣液兩種商品。綜合來看, 1號店在退貨政策執行上表現比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