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15日表示,在證監會及各證監局去年對從事證券期貨相關業務的審計、評估機構的檢查中,發現部分公司內部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已對29家審計、評估機構作出行政監管處罰。
據了解,證監會去年對7家審計機構、3家評估機構進行了全面檢查,對9家審計機構、4家評估機構進行專項檢查;各證監局對29家審計機構、23家評估機構自主開展現場檢查,證監會及各證監局共檢查執業項目285個。
根據檢查情況,證監會對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勤萬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等10家責任主體出具警示函;責令眾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改正;對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等3家責任主體監管談話。
檢查活動中,證監會對38人次簽字注冊會計師、27人次簽字資產評估師采取了相應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誠信檔案。
各證監局根據檢查情況,對8家審計機構及52人次注冊會計師、7家評估機構及12人次資產評估師采取了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誠信檔案。
檢查發現審計機構主要存在內部管理薄弱,未實現總分所一體化管理,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未遵循獨立性要求違規買賣股票;風險評估與后續實質性程序不匹配,控制測試程序流于形式,函證、監盤、分析程序等關鍵審計程序執行不到位等問題。
評估機構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部分評估項目關鍵評估參數的選取缺乏合理依據,關鍵評估假設或參數與現實情況明顯不符且無法提供合理解釋,評估過程存在明顯專業、計算、邏輯或引用錯誤等。其中,未對委托方、評估對象提供的評估資料進行獨立分析、調查與判斷,直接以此為依據進行評估測算的問題較為普遍。
鄧舸表示,今后,證監會將繼續加強對從事證券服務業務審計、評估機構的監管,通過督促審計、評估機構規范執業,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會計信息質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京津冀地區的產業轉移承接,是協同發展的一條主線。一年多來,三地政府部門徹底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聯手推動一批重點項目落地,產業升級轉移正在積極進行。
在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天貓、1號店和亞馬遜這5家綜合性購物平臺購買了智能手環和家庭裝洗衣液兩種商品。綜合來看, 1號店在退貨政策執行上表現比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