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收入形勢雖然緊張,減稅政策仍是有力度的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選擇項之一。
短時間內大規模大力度的減稅可能超越財政承受能力。因此減稅應該是全面的,要特別注意減稅的針對性和政策組合方式,在小稅種以及對稅收收入影響較小的大稅種局部做出調整,要與經濟開放新格局相適應,以盡可能少的減稅換取更顯著的政策效果。
首先,加強減稅政策的針對性,才能有的放矢。對小微企業減稅是針對性很強的減稅政策,可以增強小微企業的活力,在穩增長促就業上發揮重要作用,還可能促進一些企業做大做強,釋放出更多市場力量。而高新技術創新企業、節能環保型企業的稅收優惠等等,都將有助于轉型升級。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所減免的企業所得稅不多,但對于傳統企業的升級,意義重大。
其次,減稅政策組合出擊,可以減少單兵作戰的低效率。如關稅和消費稅下降聯動,才能真正增加消費者在國內購物選擇的機會。已經出臺的政策,應克服困難,盡快落實,以擴大國內消費。4月2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降低關稅和消費稅水平,但時至今日,關稅下調,消費稅仍按兵不動。消費稅制變動確實有困難。畢竟關稅只是對進口商品,而進口消費稅與國內消費稅適用的是一套稅制,消費稅改革必須統籌考慮進口與國內兩個因素。但是,時間不等人。消費稅只有盡快下調,才能與關稅下調形成合力,否則,關稅下調促消費的作用就不容易得到充分發揮,消費稅減稅應對宏觀經濟形勢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
第三,對小稅種或對稅收收入影響小的大稅種局部進行調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財政收入的嚴峻形勢決定了短時間內大規模減稅不可行,但完全可以在小稅種以及對稅收收入影響小的大稅種局部調整上做文章。比如3月30日購買2年以上普通住房銷售免征營業稅政策的出臺,直接刺激了二手房交易的活躍,對于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和經濟增長都有直接的意義,且減稅主要針對的是新增稅源,實際減稅規模較小。這一政策仍有改善空間。再如對車輛購置稅減半征收或納入消費稅體系并作相應減免,也將促進汽車消費,改善人民群眾出行條件。而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優惠政策的出臺,說明減免企業所得稅仍有文章可作。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標準如能再提高,無疑將鼓勵企業研發投入,贏得持續競爭力。此外進一步下調證券交易印花稅,對于活躍資本市場,也可以起到積極作用。
最后,減稅應與經濟開放新格局相適應,開辟新的稅源。經濟開放新格局下,來華旅客在境內的消費,也是經濟增長動力的一部分。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已開始實施,無疑有利于促進消費,促進經濟增長,可以將更多的消費留在中國。離境退稅,看似稅收收入的減少,但如果沒有這項政策,相關的消費可能就不會發生,也就不存在稅收收入增加一說。應盡快抓緊落實這項政策,真正覆蓋到全國,讓政策效力得到更充分的發揮,同時應考慮設計一套能夠讓增值稅和消費稅得到較全面退稅的政策方案,以更有力地促進境外旅客購物消費。
在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天貓、1號店和亞馬遜這5家綜合性購物平臺購買了智能手環和家庭裝洗衣液兩種商品。綜合來看, 1號店在退貨政策執行上表現比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