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平臺的食品安全問題已遭到多個相關部門點名,違規商家卻屢禁不止。中國消費者協會12月4日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對于訂餐平臺“好評返現”、“超低折扣”等促銷行為要保持平常心,不要落入低價低質陷阱。同時,網上訂餐務必索取消費票據,留存交易憑證。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一家在某平臺的“品牌館”中的餐廳,實際上是一家沿街的小商鋪,營業面積不足20平方米。此外,某外賣平臺效仿電商,玩起了“先漲后降”的價格貓膩。某菜品的平臺標價為實際價格的三倍,平臺再通過打3.3折的方式讓價格恢復正常,借此誘騙消費者。
中國消費者協會指出,消費者如需訂餐,盡量選擇信譽較好的平臺和供餐商家,外賣送達時,檢查餐食包裝是否完好、清潔,所配送餐食是否與訂購餐品一致,并當面查驗餐食是否受到污染或出現變質,發現問題可拒收食品。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由于多數訂單在網上支付,送餐員只將食品遞交后就轉身離開,并沒有消費者確認的過程。
對于各類訂餐平臺“好評返現”、“滿贈返券”、“超低折扣”等促銷行為,中消協提醒消費者要保持平常心,不要落入低價低質陷阱。
中消協提醒廣大網絡訂餐平臺應當誠實守信、依法經營,并強化渠道管理。事實上,網上外賣平臺的違規行為已遭到多個政府部門點名。北京市食藥監局在10月18日發布網絡訂餐消費警示;11月底,深圳市市場稽查處曾查出多家在網絡外賣平臺售賣食品的非法營運商家,并對五家知名網上訂餐平臺進行立案調查。
《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違反規定應予以制止,發現嚴重違法行為的,應當立即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中消協提示消費者,發現餐飲安全衛生問題,要做好證據留存,依法主動維權,并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
在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天貓、1號店和亞馬遜這5家綜合性購物平臺購買了智能手環和家庭裝洗衣液兩種商品。綜合來看, 1號店在退貨政策執行上表現比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