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能否維持20%的增長?
記者 方燁 實習生 夏丹荔/北京報道
 |
|
■張平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
投資仍是目前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動因,尤其是當前提出要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投資將成為最主要的驅動手段。2014年為了實現7.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總體投資增長速度預計會繼續保持在20%上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做好2014年經濟工作要“促進投資合理增長”,然而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卻顯示,我國累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從2009年開始快速滑落,2013年前11個月甚至出現了2003年以來首次跌破20%的情況。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如何理解投資的“合理增長”?投資增速又能否重回20%以上的水平?《經濟參考報》記者就此問題專訪了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平。
仍是經濟增長主動因
張平說,從這幾年情況來看,中國目前仍處于重要歷史機遇期,城鎮化將積極穩妥推進,工業化也還沒有完成,投資仍是最主要的經濟增長動因,尤其是當前提出要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投資將是最主要的驅動手段。
投資也是當前經濟結構調整最重要的工具。當前很多公共服務領域難以滿足公眾需求,比如一些城市存在的行路難、污染大、就醫難、教育設施不完善、公共給水排污系統不夠發達等問題,都需要依靠投資驅動的手段加以解決和改善。
主動性投資還是加快戰略性產業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比如節能減排方面的投資、農業方面的投資,企業技術改造方面的投資等。
此外,投資還是平衡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舉例來說,中央提出要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這就是在強調,西部大開發仍然是中國區域經濟平衡的主線,而這也主要依靠投資。
五舉措解決資金來源
張平說,2014年解決投資項目的資金來源問題主要有五方面舉措。
首先是加速推進股權投資改革。為了能讓上市公司再融資以追加設備改造投資,在股票市場,不論是新三板擴容,還是IPO重啟,目的都是為了在股權投資方面形成新的熱點,用以帶動相關的產業基金投資和PE、VC投資。
其次,加快資產證券化,開發債券市場。2014年,小額企業債、3B級的企業債、資產證券化等進程都會加快。
其三,推進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預計2014年在基建、住房方面會有所安排。
其四,在改造各個層次國有企業的同時,要歡迎民營企業參與,吸引更多的資金和人才進入國有企業系統。
最后,對民資的準入范圍放大。舉例來講,金融行業過去是國家的命脈產業,現在被定義為競爭性服務業,當各方面條件符合從業人員、資本金要求時,民營企業就可以依法設立銀行。
應著力用好融資資金
張平認為,如何用好融資資金將是2014年經濟工作的重要環節:首先,適當降低資金成本;第二,控制地方熱衷的大拆大建的高消耗資金模式;第三,堅決反對政府主導的存在浪費行為的投資,尤其要避免追求形象工程;第四,要讓投資在結構調整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通過投資促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綜合來看,為了實現經濟增長預期,2014年的社會融資資金規模將在合理范圍內有所增大,張平預計大致需要增加到19萬億元左右;2014年新增貸款也可能會超過2009年的9.6萬億元,接近甚至達到10萬億元。
張平預計,總體來看,在資金擴張的幫助下,2014年的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增長將和2013年大致持平,這將保證總體投資增長速度繼續保持在20%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