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機器人已成為我國建設制造強國和科技強國的重要支撐,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北京在機器人研發、系統集成和技術服務等方面實力雄厚,在機器人產業發展方面亦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8月21日召開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主論壇上,與會的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將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機器人產業創新和應用示范高地。
得天獨厚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會上表示:“發展機器人,是中國先進制造業的重點方向。隨著中國機器人技術創新持續推進,產業體系逐步建立,機器人在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正在成長為制造業發展的新亮點。”
對于北京發展機器人的優勢,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王剛在會上介紹,從供給側來看,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在機器人研發、系統集成和技術服務方面實力雄厚,北京有資源也有條件實現機器人產業創新集聚發展。
北京擁有清華、北理工、北航、中科院自動化所等國內知名機器人重點科研院所,聚集了仿生機器人與系統、機器感知與智能、機器人伺服與控制系統等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一批新型產業創新載體,使得北京的機器人產業創新創業生態日益完善。
“北京是我國金融資本最雄厚和風險投資最活躍的城市,各類投資機構、產業基金、中介組織大量聚集,帶動形成國內一流的機器人創新創業環境。”王剛表示。
從需求側來看,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和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對機器人的應用形成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作為特大型城市,北京在公共安全、養老助殘、醫療康復、家庭服務、教育娛樂等社會民生領域擁有巨大需求,這將為機器人拓展應用場景提供廣闊市場,同時也不斷催生新產品,豐富高精尖產業的內容。
成效顯著
北京一直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發展,相繼出臺了《北京市加快科技創新發展智能裝備產業的指導意見》、《北京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路線圖》等政策,為機器人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氛圍,使得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特色突出。
據悉,2018年北京機器人企業數量超400家,其中生產制造企業50余家,全產業收入達到100億元左右。在此次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北京有近40家企業參展,超過參展企業總數的1/5。
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形成了明顯的機器人產業集聚態勢,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在經開區投資累計超過千億美元,聚集了智能機器人企業和機構180余家。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梁勝在會上表示,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正在成為引領經開區創新前沿技術突破和高精尖產業集群化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未來經開區將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創新高地。
發展思路
王剛在會上透露,北京市下一步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為“5-4-3-2”。其中“5”指的是構建“醫療健康”、“特種”、“協作”、“倉儲物流”領域機器人以及“關鍵零部件”領域的“4+1”產業發展格局;作為機器人發展核心,創新模式也成為未來重要的組成模式,所以,包括“研用創新模式”、“央地協同創新模式”、“創新創業孵化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創新模式”在內的四大產業創新模式,也作為“4”的部分占據了重要位置。
“3”強調激活三大應用市場,加大工業領域推廣應用力度,開展服務民生領域示范應用和推動圍繞公共安全、城市應急領域的示范應用。
此外,還需要完善機器人產業配套體系,支持相關企業、園區建設機器人加工服務平臺,滿足機器人研發中試和產業化配套需求,需要推動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強化產業鏈協作,支持龍頭企業引導上下游供應鏈企業在京津冀布局,搭建機器人產業協同發展平臺,實施“2”大產業協同路徑。
在項目備案價之外,開發商簽訂雙合同,一次性收取每平方米幾千元裝修款項,通過合同拆分的方式,將所謂的裝修款簽訂到另一份合同。一些開發商還捆綁銷售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