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前提和基礎,信息化是現代化的引領和支撐。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運用信息技術特別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是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內在要求,也是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以下簡稱“《戰略綱要》”),強調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深化互聯網在制造領域的應用,打造新型制造體系。當前,貫徹落實《戰略綱要》部署,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信息技術加速向制造業滲透融合
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融合發展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重要特征。回顧歷史不難發現,每一次工業革命和產業變革總是與重大技術突破及其廣泛應用如影隨形、相伴而生。
二十多年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對人類的生活、生產、生產力發展產生了持續而巨大的推動作用。當前,信息技術創新與迭代速度不斷 加快,并與制造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呈現出加速交叉融合趨勢,帶動了以綠色、智能、泛在為特征的群體性重大技術革新,正在催生新一輪科 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在本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中,信息技術向其他產業特別是制造業快速滲透融合的特征尤為突出。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融合不僅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生產效率的大幅提升,也催生出數據這一新的生產要素和生產資源,引發了包括研發、設計、生產、管理、營銷、服務等在內的制造業全產業鏈的系統性變 革。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發展實體經濟、振興制造業再次成為全球主要國家的發展共識。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戰略,推動信息技術 與制造業加快融合,積極搶占新一輪產業變革的制高點。總的來看,不論是德國的工業4.0還是美國的工業互聯網,其本質都是在現有工業體系基礎上,順應制造 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圍繞推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做出的戰略部署。
緊抓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歷史機遇
十八世紀中晚期以來,不論是蒸汽時代、電氣時代還是自動化時代,我國始終處于后知后覺、跟隨追趕狀態,在文明轉型的國際競爭中逐漸掉隊落 伍。當前,以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為重要特征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我國實現換道超車、由大變強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綜合分析看來,我國具 備搶抓這一重大歷史機遇的基礎和條件。
從制造業角度看,我國是制造業大國。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我國制造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業體 系。根據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的統計,我國是世界上工業門類最為齊全的國家,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具有全球最為完備的工業體系和產業配套能力。就產量而言,在聯合國公布的500余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220多種產量位居世界第一。
從互聯網角度看,我國是互聯網大國。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數量達7.1億,網民規模全球第一,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7%。信息基 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寬帶網絡,固定寬帶接入數量達4.7億。涌現出一批進入世界行列的信息技術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從總體看,我國在 互聯網應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實的互聯網大國。
當前,我國互聯網在消費端應用已日漸成熟,正加速向供給端、制造端邁進。把握并發揮好制造大國和網絡大國的雙重優勢,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 合發展,充分釋放和激發制造業+互聯網的疊加效應、聚合效應和倍增效應,將有助于促進制造業向產業鏈高端延伸,增強制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催生經濟發展新動能,實現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
推動大企業搭建基于互聯網“雙創”平臺
推動大企業雙創平臺建設是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的基本依 托,是培育發展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的重要舉措。“雙創”既是小微企業生存之路,又是大企業繁榮興盛之道。制造業是“雙創”的主戰場,大型企業是“雙 創”的重要主體,大企業“雙創”平臺是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重要載體。
推動大企業搭建基于互聯網的“雙創”平臺,既有助于發揮我國工業體系完備、人才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的基礎優勢,也有助于發揮互聯網具有 廣域開放共享、可以突破地域界限、能夠高效配置資源等特點,對激發創業創新活力、提升傳統制造業發展潛力、加速先進制造業發展步伐、促進制造業向生產服務 型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推動大企業搭建基于互聯網的“雙創”平臺,是當前時期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關鍵舉措。“雙創”平臺建設對引導企業自主轉型、打造信 息化背景下的新型能力具有重要牽引作用,有助于企業實現發展理念、戰略、組織、流程、管理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其內涵和價值與兩化融合一脈相承。具體體現在 四個方面:一是“雙創”平臺建設過程是企業綜合集成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二是“雙創”平臺建設過程是管理模式持續創新的過程;三是“雙創”平臺建設過程是 產業生態逐步完善的過程;四是“雙創”平臺建設過程是新型能力培育的過程。
當前,基于互聯網的大企業開放式“雙創”平臺不斷涌現,有力促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方面,海爾、中航工業、中信重工、榮事達等制造企 業通過打造“雙創平臺”,開放各類資源,構建新型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模式,有效提升了企業內部整體創新能力和水平,對于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 作用。另一方面,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阿里、騰訊、百度等基礎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構建為中小制造企業服務的第三方“雙創”平 臺,并積極營造大中小企業合作共贏的“雙創”新環境,通過“大手拉小手”開創了大中小企業聯合創新創業的新局面。
隨著恒大攜重金進場,萬科股權之爭再添變數。截至8日,受恒大入股的影響,萬科A盤中最高達22.95元每股,短短幾個交易日上漲幅度超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