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全面監管,重在主動擔當,積極履責,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全鏈條、全方位加強監管,不斷提升一線監管的嚴密性和有效性。深交所通過加強監管問詢;用足用好監管手段;密切監控各類異常交易行為;全面防控債券風險;完善市場監管基礎設施以及積極協同,提升信息共享和監管協作等六方面落實全面監管。
一是刨根問底,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覆蓋面。監管問詢是上市公司監管工作的重要方式。年初以來,面對日益活躍的并購重組市場以及暴露出的問題,深交所持續加強監管“忽悠式”重組、“跟風式”重組,加大重組方案問詢力度。截至6月30日,共公開重組問詢函185份、關注函274份、年報問詢函186份。在上市公司2015年報事后審核期間,共發出近千份監管問詢函,對上市公司業績真實性、會計處理合規性、信息披露合規性、資金占用、三會運作、標的資產業績承諾實現情況等六大問題進行重點關注。對于年報審核中發現的業績預警披露滯后、違規占用資金、重大會計差錯更正、重大交易未履行審議程序、關聯交易未披露等違規行為,及時采取紀律處分和監管措施。
二是聚焦熱點,用足用好監管手段。堅守監管本位,切實履行一線監管職責。為妥善處理欣泰電氣退市事件,認真制定全面預案,從退市風險揭示、二級市場交易、投資者投訴咨詢服務等方面明確工作措施。針對萬科、康達爾等熱點事件,密切關注市場傳聞、媒體質疑和投訴舉報,及時發函問詢并要求公司說明及披露。“萬科股權之爭”以來,共向萬科及相關方發出各類關注函、問詢函、重組問詢函、監管函18份,督促上市公司及相關股東充分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針對“虛擬現實”、“石墨烯”、“人工智能”、“PE+上市公司”、資本系或合伙企業入主上市公司等熱點題材,保持高度敏感,督促公司準確、完整地披露具體情況和對公司的影響,并對存在的風險進行充分揭示,同時細化停牌冷卻、內幕交易核查制度,果斷遏制市場炒作。針對“特力A”股票6月底再度連續漲停等情況,要求公司停牌核查并披露相關情況,嚴控市場炒作和操縱。針對重大異常事項,督促獨立董事、保薦機構、會計師等市場主體發表并披露專業意見。
三是精準發力,提升市場交易行為監管針對性。密切監控各類異常交易行為,不斷加大實時盯盤、電話警示等一線監管措施力度,精準鎖定異常交易賬戶,嚴格執行遞進式監管措施。采取電話警示、書面警示、盤中限制交易、約見談話和盤后限制交易等監管措施540次,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強化對“天價股”及“萬科A”、“欣泰電氣”等重點股票監控,強化敏感時點實時交易盯盤,緊密跟蹤疑似程序化賬戶交易,全面維護市場秩序。
四是全面防控,有效化解公司債券風險。針對發行人年報披露業績虧損、評級下調等情況,及時對相關債券采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措施。嚴格執行公司債券信息披露第38號準則,強化公司債券年度報告事后審核,重點關注行業宏觀情況、企業經營與財務狀況、募集資金使用及增信措施執行效力等事項。針對信息披露不及時、不完整等情況,共發出年報問詢函30余份,敦促及時披露補充更正公告,監管函20余份,要求限期整改。強化風險排查和風險監測,多次組織對企業債、產能過剩、房地產等行業系統排查工作,要求受托管理人派息兌付前1個月了解發行人資金籌備情況,提前掌握潛在違約風險,及時啟動風險應急流程。
五是加大投入,完善市場監管基礎設施。充實市場監察人力配置,全面改造升級智能化監察系統,運用大數據處理和文本挖掘技術,總結異常波動監管中的經驗和教訓,優化報警指標體系和模型,全面提升市場監察能力。
六是積極協同,提升信息共享和監管協作。加強交易所間跨市場監管合作,順暢信息數據共享綠色通道,防范跨市場、跨產品交易風險。強化與證監會稽查局、機構部、私募部、中證監測、中國結算、投保基金、協會等機構監管協作,建立更加豐富和完善的數據交換接口,推動整合開戶、交易、持股、資金、場內杠桿、程序化交易等信息,充分發揮監管合力,提高監管效能。通過盤中“綠色通道”、盤后數據交換等方式及時溝通市場情況,實行期現聯動篩查異常交易賬戶。
近期,深交所深入行業和各地區市場一線開展調研,邀請境內外各類機構和交易所同行交流探討,認真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與規范運作、會員客戶交易行為管理、交易風險預判和防控處置等重點監管課題。接下來,深交所將認真按照中國證監會年中監管工作會議要求,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根本理念,與市場各方力量一道,加強監管,夯實基礎,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功能,更好地發揮服務實體經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