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看開局。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記者深入沈陽市經濟發展一線走訪看到,隆冬時節,戶外滴水成冰,室內熱氣騰騰,經濟“熱度”漸行漸升。
開足馬力,車間內一片忙碌——
沈陽市鐵西區,特變電工沈變公司格外繁忙。總裝車間內,工人與自動吊裝設備緊密配合,將梯形硅鋼板整齊碼放,裝配鐵芯。長逾200米的車間通道上,漸次標注著產品即將發往的目的地: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印尼……
廠區北部約1公里,公司聚焦“卡脖子”領域投資建設的特高壓套管研發生產制造基地內,一面供暖,一面施工,車流不息。兩個月后,這一項目即將投產。
這家有著80余年歷史的“老字號”企業,其研發生產的大容量變壓器屢屢打破國際壟斷。從金沙江下游的白鶴灘水電站到雅礱江兩河口大型水光互補電站,一系列國家重點工程均裝配有沈變研發生產的變壓器。
“特高壓設備是繼高鐵后,又一張‘國家名片’。”公司工會主席肖峰說,目前,車間排產飽滿,春節期間也做好了倒班安排。“我們在和時間較勁。”
在沈陽,一批“老字號”聚焦“卡脖子”領域沖鋒,擦亮了“老品牌”。
沈變公司東側約三公里,有著“國家砝碼”之稱的沈鼓集團,在2022年底簽訂了8套11萬空分壓縮機組訂單。面對大單,車間開啟加速模式,工人兩班倒,關鍵設備24小時不停。
從10萬空分,到10.5萬空分,再到11萬空分,每一小步都刷新著關鍵設備國產化紀錄。過去一年,沈鼓集團預計利稅同比翻倍,訂貨同比增長超過30%。
沈陽市政府工作報告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均同比增長4%左右。預計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蓄勢未來,新項目接二連三——
沈北新區,總投資100億元的中宏新能源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經過持續不斷的冬季施工,搶在2022年底實現一期投產。預碳化車間內,燈火通明,窯爐轟鳴。
渾南區,科技城項目施工工地仍在加班加點推進,貨運車輛往來不停,建成的廠房內,身著棉衣的工人進行著設備安裝與調試……
總投資102億元的華晨寶馬全新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億緯鋰能儲能與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200億元IC裝備產業園(機器人產業園)項目……記者走進沈陽市發展改革委,2023年儲備的30個百億元項目在國民經濟綜合處負責人孔紅平的案頭一字排開。
“2022年,沈陽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增長7%左右,這是在房地產開發投資下滑的背景下實現的。”孔紅平說,從目前儲備項目看,今年勢頭會更好。
搶抓機遇,改革招商快馬加鞭——
有了好項目,更要有好服務。
在沈陽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局長劉曉虹帶著相關處室負責人研究如何進一步打通數據壁壘,讓“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擴容、擴面。
“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是繼“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改革后,聚焦審批環節優化營商環境的又一舉措。
劉曉虹說,這一改革不是辦一件事“只提交一次材料”,而是通過數據共享,實現只要提供過類似材料,未來辦理任何事項都不需要重復提供。
在區縣,招商引資工作也是馬不停蹄。1月3日,新年第一天上班,渾南區委書記閆占峰上午進行招商誓師,下午便到達北京,7日中午趕回沈陽,8日便有企業上門考察。
多位區縣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是忙招商、忙引資,像陀螺一樣,一刻不停,加油干,形成加速度。
去年年末以來,沈陽經濟勢頭明顯好轉。新年伊始,回升勢頭逐步加快。農歷小年當天,商場里人頭攢動,能明顯感受到恢復了昔日的熱鬧與繁華。
(新華社沈陽1月15日電)
?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