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需要現代金融的支撐。建立由財政支持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既是引導推動金融資本投入農業,解決農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重要手段,也是新常態下創新財政支農機制,放大財政支農政策效應,提高財政支農資金使用效益的重要舉措,不僅有利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對于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也具有積極意義。
青島市財政局統籌整合資源,加大與農業農村、地方金融監管等部門協作聯動,用足用活農業信貸擔保工具,充分利用市場機制,調動和撬動金融資本向鄉村集聚,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截至2020年末,青島市農擔公司在保余額12.78億元,位居計劃單列市農擔公司業務規模首位;2018年、2019年、2020年擔保業務規模分別超過其他計劃單列市農擔公司總和的43%、71%、52%;青島市“雙控”政策性業務占比100%,遠超國家對省級農擔公司“雙控”政策性業務占比不得低于70%的監管要求,成績斐然。
解決政策宣傳“最后一公里”,初步形成“要貸款、找農擔”
依托青島市委派駐鄉村振興工作隊、市委組織部選派村黨組織書記隊伍,農擔公司主動對接,本著“講清政策要求,明確流程條件”的要求,宣傳農擔政策,業務推廣模式靈活多變。比如,在農業重地平度市,由地方農業農村部門領導、農擔公司組成“小分隊”,逐個鄉鎮宣傳推介,參會范圍包含了村會計、村文書等最熟悉農村情況的人員,現場采集信息。通過這些形式的宣傳,解決了政策宣傳“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也使得“要貸款、找農擔”強化于農戶心中。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永昌表明:“鄉村振興離不開金融的支持。我們將農擔公司的業務納入農業農村部門的工作版圖,作為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農產品市場建設、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重要平臺。”
整合資源設計“農擔貸”模式,釋放農村金融市場活力
融合財政支農政策,整合涉農部門資源,聯合農業行業協會,宣傳農擔政策,拓展農擔業務充分。依托青島農商銀行、郵儲銀行青島分行貼近農村、熟悉農民優勢,借助其網點、人員,利用其信息、數據,農擔公司開發設計“農擔貸”產品,大大縮短了辦理時限,提高了審批效率。審批時限由20天左右壓縮到5天以內,效率提高了75%以上,綜合融資成本較市場價格低3-5個百分點,充分釋放了青島農擔公司在農村金融市場的活力。?“農擔貸”模式,自2019年起連續三年中標農業農村部政府購買服務創新試點項目;2020年獲得青島市金融項目創新獎。
聯合推出“強村貸”業務,助力黨建引領合作社發展
位于萊西市日莊鎮的青島淤場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貸款額度為200萬元,主要用于糧食收儲批發。該貸款可為青島淤場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增加5000噸糧食儲存量,帶動入社農戶增加收入10余萬元,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1萬元。目前,該合作社的融資成本為5%(郵儲銀行利率4.5%+農擔公司擔保費率0.5%),市級財政按照貸款合同約定的LPR的50%給予貼息支持。按照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新申請政策性擔保業務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上述貼息政策的基礎上再提高1個百分點的有關政策規定,該合作社實際承擔的融資成本為2.075%,遠遠低于市場同期貸款水平。
該合作社采用的貸款產品就是青島市農擔公司推出的“強村貸”業務。其是綜合運用政府增信、財政貼息和降低門檻、費率等手段,是整合涉農金融信貸資源,助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政策工具。青島市委組織部、農業農村局、財政局聯合下發文件,就發揮好“強村貸”作用,嚴格項目準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在政策保障下,“強村貸”在著力解決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融資難、融資貴”難題發揮了重要作用,助力了黨建引領合作社發展。
依托特色擔保產品,農擔支農支小普惠作用顯現
為推動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興農,實現農業與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青島市農擔公司圍繞“農業走出去”戰略,瞄準地方特色產業,推出特色擔保產品。膠州市是全國最大的辣椒貿易加工出口集散地,從事辣椒貿易和初加工的經營業戶,融資季節性強、時效性高,以往主要依靠多戶聯保獲得銀行貸款,融資成本高且風險易傳染擴散。為此,青島市農擔公司創新推出“辣椒貸”,解開農戶聯保體,提高貸款額度,融資成本大幅下降,化解了多戶聯保“抱團取暖”可能會異變為“抱團欠債”的潛在風險。青島市農擔公司通過“奶牛貸”,為萊西市65個奶牛養殖戶擔保貸款4919萬元,使其養殖規模擴大到2.1萬頭,約占萊西市存欄奶牛總量的30%。
目前,青島市農擔公司在保戶數占青島市擔保行業34家擔保公司的51%,說明財政資金放大效應顯著,該公司支農支小普惠作用發揮明顯。
出臺疫情防控支農措施,彰顯防控疫情的國企擔當
作為目前青島市認定的唯一一家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青島市農擔公司始終把政策性擺在首位。疫情期間,公司積極貫徹落實青島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在青島市財政局、農業農村局指導下,統籌做好防控疫情和業務發展。出臺支持農業“抗疫情、保供給、穩發展”11條,在原有基礎上減半收取擔保費等惠農措施。疫情期間辦理農業融資擔保業務997筆,金額達80785萬元,累計減免擔保費298萬元。此外,青島市農擔公司為減輕農戶通過過橋融資還本付息帶來的融資成本過高負擔,積極對接青島農商銀行,開展了無還本續貸續保業務,降低農戶的融資成本。
打造農業供應鏈金融模式,激活農擔公司“沉睡”功能
青島匯君環境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是青島市一家中小型養殖環保設備企業,主要是承接新希望六和集團、溫氏股份等農業上市公司和大型養殖集團的訂單業務,但這個行業普遍存在資金回籠速度慢、應收賬款偏高、融資模式單一等情況。據統計,匯君公司應收賬款約占資產總額的60%,客戶流動資金十分緊張。青島市農擔公司主動聯合新希望六和集團,基于訂單開展非融資性擔保,既免去該公司向銀行繳納保證金質押或占用授信開具保函的流程,減少該公司的非經營性流動資金占用;也快速地收到新希望六和的商業匯票,極大地緩解了該公司流動資金壓力。
這種融資方式就是,青島市農擔公司依托核心企業創新服務模式,打造的“政策性擔保平臺+農業龍頭產業平臺+供應商”農業供應鏈金融模式。該模式激發了青島市農擔公司放大財政支農政策效應、解決資金融通問題的功能。
正如青島市財政局局長李紅兵所說:“我們全面落實黨中央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堅守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功能定位,強化財政、金融政策協同,聚焦支小支農主業,提升農業信貸擔保的可及性和普惠性,有效緩解了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題,為青島建設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注入新動能。下一步,青島市財政將繼續把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市級‘三農’資金投入增長8%,更好發揮農業政府引導基金和政策性農業擔保作用,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