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12月工具創設以來,今日將迎來首個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到期日。公開信息顯示,今日到期的TMLF為2019年1月23日開展的操作,到期量為2575億元,當時的操作利率為3.15%。
由于去年四季度TMLF操作暫停,打亂了原先每季度操作的慣常節奏,分析人士認為,今日TMLF的操作也可能會等量甚至縮量續作,而操作利率也有可能較當時3.15%的利率有所下調。
擇機續作平抑資金缺口
在春節前夕提現的資金缺口較大的情況下,多位分析人士認為,央行可能會對到期TMLF進行續作。“考慮到今年1月份,春節前流動性還有一定的缺口,所以年初的這次TMLF到期,應該會進行續作。”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
實際上,前期央行已經多次開展14天逆回購,釋放跨春節流動性,不過這些可能還不夠。興業研究宏觀分析師郭于瑋表示,從2016年至2018年經驗來看,央行通常開展28天到30天期的操作彌補春節前后的現金投放缺口,但今年1月則大量集中在14天期。
“這意味著逆回購到期的節奏可能快于現金回流到銀行體系的節奏。因此,有可能通過期限較長的TMLF進一步補充流動性。”郭于瑋表示。
在1月資金缺口方面,光大證券研究所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根據前期測算,春節前夕資金缺口為2.5萬億元左右,目前央行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8000億資金,并通過MLF和逆回購投放將近1.5萬億資金,基本匹配了到期缺口。
具體如何操作則受到市場廣泛關注,“目前,銀行已經為跨春節留足了備付金,出于維穩春節流動性的考慮,對于1月23日到期的2575億元TMLF,央行可能會采取等量或縮量續作,超量續作的概率不大。”王一峰表示。
對于此次TMLF的操作利率,多位受訪人士認為,有可能跟隨此前MLF下調而同幅度下調。王一峰認為,后續可能同步下調TMLF價格,維持其價格優勢,或者進一步強化MLF作用,目前央行基本形成按月投放MLF的規律,并作為LPR基準利率和中期利率走廊的中樞。
定向工具效果初步顯現
去年四季度TMLF暫停操作,引起了一些市場爭議。有部分市場人士認為,在MLF利率下調的背景下,TMLF可能會喪失價格優勢,不排除待TMLF到期后,央行逐步退出該工具的使用;但也有部分人士認為,作為結構化工具,TMLF擔當獨特作用。
事實上,過去一年TMLF開展的效果已經較為明顯。“從去年來看,中小微企業的貸款增速明顯上升,信貸利率明顯下降,因此TMLF以及定向降準等一系列工具開展效果還是較為明顯的。同時,由于TMLF的結構性特征,對于債券市場的影響相對間接。”明明表示。
談到去年四季度為何停做TMLF,明明表示,TMLF操作更多是市場詢價操作,央行每次也會在季度初和季度末,根據各商業銀行報送的需求,擇機選擇進行操作,去年四季度暫停開展TMLF操作,主要是受到市場需求不足影響。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TMLF分攤到單家銀行的投放量較少。王一峰表示,每一期TMLF基本保持在2500億元至3000億元的投放量,分攤到每家銀行大概50億元至100億元,對銀行負債成本僅有10個基點的優惠幅度。
但TMLF并不能形成對MLF的替代。“TMLF是結構化工具,MLF是總量工具,并不能說兩者可以互相替代,只能說各有各的目標,需要看市場需求來擇機操作。”明明表示。
“2019年TMLF操作暫停不意味著TMLF會被取代。”郭于瑋認為,TMLF的推出激勵商業銀行加大小微企業貸款投放力度,有利于降低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進而改善實體企業的融資環境,在不同類型公開市場投放工具之間的靈活切換有利于把握總量與結構之間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