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國務院批復《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5周年。記者近期在左右江老區調查了解到,振興規劃頒布以來,桂黔滇三省區積極出臺措施、強化協作推進落實,老區產業發展、脫貧攻堅等取得新突破。與此同時,受統籌層級、相關政策、地方財力等制約,一些項目和跨區域合作推進緩慢,有待完善配套保障措施,進一步釋放規劃紅利。
百色起義紀念館。記者 張愛林 攝
振興規劃成老區發展新“引擎”
90年前,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相繼發動百色起義、龍州起義,創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據地。
左右江老區特點鮮明,一方面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弱,脫貧攻堅壓力大,另一方面礦產、水能、農林等資源富集,且處于沿邊地區,發展潛力大。《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發布以來,桂黔滇三省區相繼出臺系列落實舉措,精準脫貧、產業升級、對外開放、省區協作均取得較好成效。
記者近日在百色深圳小鎮看到,這個目前安置著百色各縣區上萬貧困人口的易地扶貧搬遷小區,學校、醫院、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還配套建設了產業園。老家在德保縣的貧困戶潘榮坡只交了1萬元,1家5口就住進了3室1廳的新房,他和妻子都在工廠找到了工作,“幼兒園就在樓下,老人接送孩子很方便。”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西部振興處處長周開克介紹,2015年5月,廣西印發《左右江革命老區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涵蓋沿邊開發開放基礎設施、特色產業發展、生態經濟建設、扶貧攻堅、惠民等5大類項目141項,安排總投資304.1億元。四年多來,云桂鐵路、貴南客專、百色水庫灌區等項目完工或開工,左右江老區基礎設施建設條件明顯改善,數百萬貧困群眾脫貧摘帽。
老區各地還緊緊圍繞振興規劃,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推進資源優勢互補、推進運營模式創新等,特色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在巴馬國際旅游區旅游集散中心,巴馬縣委常委、副縣長葉柳艷說,河池深圳巴馬大健康合作特別試驗區重大項目正加快建設,現已有深圳市60多批次知名企業考察進駐,正式簽署合作項目達34個,總投資額339億元。
2019年11月18日,吉利百礦鋁產業項目開工。吉利控股集團將全面參與百礦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吸引業界關注。
幾年之前,百礦集團還是一個瀕臨破產的老國企。老區振興規劃給煤電鋁一體化項目提供了政策保障,百礦借此“重生”,2018年營業收入234億元,各項指標均翻番增長。百色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總工程師唐華英介紹,近年來百色共實施了7個煤電鋁一體化項目,當地鋁及配套產業產值已突破千億元大關。
桂黔滇三省區還在規劃指導下強化協作,建立了三省區推進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實施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了滇黔桂旅游集散聯合體,規劃布局桂黔(隆林、田林)合作園區、百色—文山跨省經濟合作園區等合作載體。
多重因素制約規劃深入實施
記者深入采訪了解到,雖然《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實施成效良好,但由于老區自身發展基礎薄弱,加上缺乏完善的配套支持政策等,一些項目推進緩慢,老區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
記者調研發現,云南省文山州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尤其是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較差,州政府所在地至今沒有通鐵路,全州七縣一市還沒有全部通高速公路,嚴重制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同時,文山州工業發展起步晚,底子較薄;農業產業規模小,支撐發展能力弱;旅游、商貿物流等第三產業發展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產業優化升級任務比較艱巨。
此外,文山州的山區、半山區占國土總面積的97%,巖溶地貌占53.4%,石漠化面積占巖溶面積的71.1%,是典型的巖溶地區和石漠化地區,全州七縣一市都處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范圍,目前還有8000多平方公里石漠化需要治理,嚴重制約老區經濟社會發展。
老區發展還面臨著資金籌措壓力大、能耗和土地指標不足等方面的難題。老區歷史欠賬多,地方財力薄弱,融資難度較大。由于自然條件惡劣,一些同類項目在同等建設標準下,單位工程量建設投資往往更高,增加了地方財政配套的壓力。廣西河池市發展改革委提供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河池實施的貴南高鐵、河百高速、賀巴高速、融河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共需配套資金(項目資本金)和征地拆遷安置費用55.52億元,資金籌措難度大。
廣西百色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百色生態型鋁產業示范基地是振興規劃的重要建設內容,目前,基地正處于加速發展、產業鏈逐步完善階段,但能耗指標嚴重不足,嚴重影響后續項目落地。
一些受訪人士還表示,振興規劃涉及不少跨省區合作內容和項目,但受統籌協調力度不足等因素影響,一些跨省區的經濟合作區、南北盤江—紅水河水運大通道建設等推進緩慢,阻礙了老區協作的深入和綜合優勢的發揮。
此外,老區發展和配套環境缺乏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人才請不來、留不住,農業、旅游、金融、電商物流、外貿、醫療教育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嚴重不足。相關調查顯示,百色市2018年每萬人常住人口醫師(助理)數為18人,低于國家平均水平的24人。
統籌協調與精準扶持亟待強化
受訪人士表示,為進一步加快推進左右江革命老區規劃的實施,充分釋放規劃給老區和老區人民帶來的紅利,應從以下幾方面強化扶持。
一是建立國家層面的省部級聯席會議制度。一方面,規劃中的一些項目迫切需要納入各部委的專項規劃、爭取相關行業政策的支持,同時一些項目涉及跨省區合作,均需強化統籌協調。呼吁建立由相關部委和三省區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每年就規劃落實進展和存在的重要問題進行會商解決。
二是在鄉村振興規劃資金安排、能耗和土地指標等方面加大對老區的傾斜力度。廣西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建議,規劃頒布時,國家“十三五”專項規劃已編制完成,不少重大項目錯過了進入國家專項規劃的時機,這些項目應在“十四五”各項專項規劃中給予優先安排,尤其是在鄉村振興規劃的資金安排方面加大對老區的支持。同時提高對老區建設項目的補助比例,設立國家級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基金。
老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振興規劃里的一些重大項目對于老區產業升級、脫貧攻堅意義重大,希望能采取單列能耗考核、保障土地指標等措施,保障項目持續深化建設。
三是強化統籌協調進一步推動老區擴大開放。沿邊開放是左右江老區的重要優勢,但目前受各種因素影響,老區對外貿易活躍度降低,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和三省區進一步細化邊貿扶持措施,同時支持老區邊境口岸建設。
?
以“城”營商,以“文”活商,以“人”興商,已成為部分城市重點商圈深度挖掘消費潛力的突破口,跨界融合、流量經濟、全時消費等消費新趨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