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要完善和強化“六穩”舉措,健全財政、貨幣、就業等政策協同和傳導落實機制,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定調2020年經濟工作時,會議再次指出,要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多措并舉保持就業形勢穩定。
2019年,我國實施了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而得益于各項宏觀調控政策有序實施效應持續顯現,減稅降費效應也正在不斷釋放。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7834億元,其中個人所得稅兩步改革疊加新增減稅4426億元,人均減稅1764元。
專家表示,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情況下,減稅降費政策充分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更直接有效地惠及廣大納稅人、繳費人,對穩增長、促消費、激活力、保就業有立竿見影的作用,將助力中國經濟平穩運行、提質增效。
貫穿全年 減稅降費政策密集出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完善和強化“六穩”舉措,健全財政、貨幣、就業等政策協同和傳導落實機制,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此外,要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多措并舉保持就業形勢穩定。
2019年,減稅降費作為政府工作重頭戲,相關政策措施的出臺與實施貫穿了全年。據統計,今年以來,國務院已召開了38次常務會議,其中16次就減稅降費措施作出相關部署。
1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出大幅放寬可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標準等一批針對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3月2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增值稅減稅配套措施,決定延續部分已到期稅收優惠政策并對扶貧捐贈和污染防治第三方企業給予稅收優惠。
5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專題座談會,就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情況聽取企業負責人意見建議;5月24日,李克強還主持召開部分地方減稅降費工作座談會,部署進一步落實好減稅降費各項政策。
自各項政策措施實施以來,減稅降費效應也正在不斷顯現。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7834億元,其中新增減稅15109億元,新增社保費降費2725億元。
今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對稅收收入的減收影響較為明顯。前三季度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稅)112658億元,增長0.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2.9個百分點。
對此,稅務總局減稅辦常務副主任、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指出,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情況下,減稅降費政策充分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更直接有效地惠及廣大納稅人、繳費人,穩定經濟發展預期。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表示,減稅降費對穩增長、促消費、激活力、保就業有立竿見影的作用,將助力中國經濟平穩運行、提質增效。
個稅改革成效顯著 人均減負1764元
財政部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141514億元,同比增長0.4%,累計增幅比1-9月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受去年提高起征點、調整稅率的政策翹尾和今年增加6項專項附加扣除的減稅效應疊加影響,個人所得稅8776億元,同比下降28.6%。
個人所得稅在調節收入分配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權益息息相關。國家對此也高度重視。
11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了個人所得稅改革情況匯報,確定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減輕納稅人負擔。會議決定,為進一步減輕納稅人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負擔,暫定兩年內對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或年度補稅金額較低的納稅人,免除匯算清繳義務。這是一年多的時間里,中國工薪階層收到的第三個個稅“紅包”。
2018年10月,本輪個稅改革邁出“第一步”:綜合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由原先的每月3500元提高到每年6萬元(月均5000元)。
2019年1月1日起,個稅改革邁出第二步:除了每年扣減6萬元(月均5000元)和“三險一金”外,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交納個稅時也可扣除。
而個稅改革成果也十分顯著。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個人所得稅兩步改革疊加新增減稅4426億元,人均減稅1764元。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表示,這些個稅政策變化大大降低了中低收入群體的稅收負擔,切實增強了全社會的減稅獲得感,更好地照顧了社會公平。
重慶工商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尚可文指出,個人所得稅改革兩個階段,分別從廣度和深度上,實現了居民的精準減稅;減稅降費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實,讓納稅人、繳費人享受政策紅利更充分。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1%。其中,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3020元,增長8.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6.9%;人均經營凈收入3757元,增長9.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6.4%。
蔡自力表示,個人所得稅的減少,直接增加了居民收入,提升了居民消費能力。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反映居民消費活力的生活服務業銷售收入增長16.2%,互聯網批發和零售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8%,分別高于三產銷售增速4.7和5.3個百分點。
?
由于節水意識薄弱、節水工程落后、用水監測體系不健全,地下水開采治理存在諸多障礙。當地群眾呼吁,建立完善立體的水資源利用體系,切實落實“以水定供、以水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