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正確把握宏觀政策取向,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加強政策協調配合,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減稅降費、擴大地方專項債和穩基建將是主抓手。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關鍵是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凸顯了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的思維,旨在確保今年我國經濟增長處于合理區間,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今年貨幣政策將更注重相機抉擇。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明確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要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相匹配。換言之,不搞“大水漫灌”確實是今年的硬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考慮到去年以來央行已經五次降準并創設了定向中期借貸便利進行“定向降息”。總體上看,我國貨幣政策的指向是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今年貨幣政策的一大著力點是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并加強對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支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力度,釋放的資金全部用于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支持大型商業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增強信貸投放能力,鼓勵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今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清理規范銀行及中介服務收費。完善金融機構內部考核機制,激勵加強普惠金融服務,切實使中小微企業融資緊張狀況有明顯改善,綜合融資成本必須有明顯降低。
在財政政策方面,預計今年將更加積極有為。今年赤字率擬按2.8%安排,比去年預算高0.2個百分點。這表明財政總取向上正在加力提效。具體到財政發力的方向,減稅降費、擴大地方專項債和穩基建應是三大主抓手。
一方面,我國將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采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繼續向推進稅率三檔并兩檔、稅制簡化方向邁進。
考慮到大部分制造業都處于16%這一檔,因此制造業將總體受益。更為關鍵的是,減稅降費將為企業發展帶來動力,也有望提振居民消費。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專項債將繼續擴容。專項債在擴充基建資金來源方面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此外,合理擴大有效投資也是今年的重點任務。緊扣國家發展戰略,加快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總體來看,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復雜更嚴峻,因此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調控方向凸顯了逆周期調節思維,確保今年經濟增長處于合理區間。
?
2018年以來,資本市場在我國國民經濟特別是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性和戰略地位日益凸顯,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正是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推出的重大改革。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2019年將著力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快向管資本轉變,與此同時將著力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