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首頁 >> 正文

    恭城何以“功成”?
    2018-12-07 作者: 來源: 經濟參考報

      編者按:

      隆冬時節,記者冒著北方的寒氣來到溫潤的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走進這個國家可持續發展創新示范區的核心建設區。我們在數百年的古村落見證了完備的沼氣和污水處理裝置,穿越千畝柿子林行走在清澈的茶江邊,聆聽當地干部村民談果樹種植,談垃圾處理,談古村落保護,談文化傳承……言談中折射人文社會建設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幾天時間里,我們深深感受到,茶江兩岸的人民對可持續發展的真切理解和務實行動。

    恭城新貌。資料照片

      位于廣西東北山區的恭城瑤族自治縣,不沿海、不沿邊,八山一水一分田,多年未通高速公路和鐵路,一度是國定貧困縣。長期以來,農戶靠養豬或養雞,在高山種玉米、低洼種水稻維持生計,村民們的生活在貧困線下。經濟收入來源的匱乏讓人們不得不對自然資源無節制地索取,山上的樹木越砍越少,土地越種越貧瘠。

      面對生態環境的每況愈下,近30多年來,恭城終于痛下決心,從立法治理、建設替代能源、發展生態產業等方面“立體呵護”,成功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也為保護綠色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增進民生福祉打下了堅實基礎。越來越多的農民吃上“生態飯”,年人均純收入從1983年的265.8元,提高到2017年的11880元。聯合國“發展中國家農村生態經濟發展典范”“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榮譽紛至沓來。

      恭城為何能一直保持“綠色定力”?

      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綠色”入列五大發展理念的當下,回望恭城之路、梳理恭城經驗,或許會帶給我們啟示與鏡鑒。

      制度保障“荒山重綠”

      大樹砍完砍小樹,小樹砍完割樹苗,樹苗割完挖樹兜……這曾是恭城縣大部分群眾每年都要做的事,大家必須要收集生火做飯的木柴。那時候,村寨周圍的山是光禿禿的,時常會發生兩個人為了搶一叢灌木而爭吵;河流是貧瘠的,河道兩旁堆著順勢倒下的腐爛水果。

      封山、設卡、禁伐,巡邏、守山、護林,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一個“硬道理”擺在那:煮飯就要燒火,燒火就要砍柴。據林業部門統計,彼時,恭城森林砍伐以年均2公里左右的速度向深山林區推進。

      洪災、旱災、蟲災……大自然的報復不期而至。《恭城縣志》載:1961年-1989年,干旱平均兩年發生一次,1988年-1989年,先后連續兩個45天滴雨不降,新街、土陂、五福等村顆粒無收。

      “當時不少村莊周邊山上的樹都被砍光了,山泉開始斷流,不少地方出現了山體塌方。”恭城人大常委會主任陳義軍介紹,二十世紀90年代初,人們開始意識到生態環境惡劣會帶來一系列問題,開始組織各村各寨封山育林。

      經過休養生息,山上開始逐漸變綠,但全縣放養的3萬多只山羊卻讓植被面臨威脅。根據有關標準計算,每只山羊每年至少要吃掉10畝以上的石山草木嫩葉,這意味著每年共有約30萬畝石山地區因養羊而使封山育林工作成果付水東流。

      針對這一嚴峻形勢,自治縣人大充分利用《民族區域自治法》賦予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權,2001年審議通過了《恭城瑤族自治縣關于保護生態環境禁止放養山羊的規定》,這為保護恭城的森林資源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通過立法保護生態的效果逐漸顯現出來,荒山重新披上了綠裝。為了鞏固這一成果,恭城先后發布了《關于加強保護林地坡地植被的通告》、《關于在全縣范圍內禁伐闊葉林的通告》、《恭城瑤族自治縣關于在全縣范圍內禁止開墾林地坡地的規定》。

      法律的力量讓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深入人心,更讓個別打山上樹木“主意”的不法分子有了敬畏之心,恭城的生態環境終于能夠“喘一口氣”。

      恭城縣縣長黃枝君說出一組“綠色大數據”:全縣森林覆蓋率從1987年的47%上升到現在的83.26%;現有生態公益林100萬多畝,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個,面積4.66萬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21.76%;林業用地綠化率96%,道路、河流、城鄉居民點“四旁”綠化率均在95%以上。

    第八屆瑤族盤王節暨第五屆梅山文化節。陳小英 攝

      沼氣觸發“生態立縣”

      精準立法從源頭堵住了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但卻讓山區群眾陷入了“不愁沒米下鍋,只求有柴做飯”的困境。如果不解決群眾生火做飯的燃料問題,立法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為解決“有米下鍋、無柴燒火”困境,恭城開始大規模推廣沼氣池。“點燈不用油和電、燒飯不用煤和柴”的沼氣,觸發了當地“生態立縣”的探索。

      縣里決定,在黃嶺村搞“沼氣代柴”試點。但是,山歌好唱難起頭。建第一座沼氣池,遠比想象的艱難得多。推廣員挨家挨戶動員,把沼氣的好處說了個遍,也沒人愿意“吃螃蟹”。關鍵時刻,當過生產隊長的黃光林站了出來。“沼氣是個好東西。1975年,我就試過。但技術不行,沒搞成。別的地方能搞,為啥我們不敢搞?現在有了技術員,又有政府支持,一定搞得成!”

      日夜加班,屢敗屢試,不到一個月,沼氣池建好。頭炮打響,啥事都好辦。黨委政府因勢利導、全力推廣。缺水泥,政府給;缺資金,政府補;缺技術,送培訓。

      忽如一夜春風來。一簇簇藍火,陸續在恭城大小村寨點燃。

      用得久了,黃光林和鄉親們發現,沼氣帶來的“福氣”,遠不止做飯、照明那么丁點。煙熏房變凈廚房、茅廁坑成衛生間,恭城將沼氣池建設與農村改廚、改廁、改水等相結合,讓農村群眾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鄉親們還發現,用沼液、沼渣澆樹,果子結的又大又甜又多。“有了沼氣,不用砍柴,解放了勞動力。一些群眾在房前屋后搞種植,增加收入。‘用農家肥種果好吃又好賣’理念,慢慢有了市場。”恭城縣能源辦副主任曾華說。

      “豬糞、牛糞入池產氣,沼氣入室做飯、照明,沼渣、沼液進果園。”陳義軍介紹,總結群眾經驗,縣里乘勢提出“一池帶四小”(一個沼氣池,帶一個小豬圈、一個小果園、一個小菜園、一個小魚塘)的庭院經濟發展思路;后又提出“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生態農業戰略。

      在我國,農村沼氣發展,幾起幾落,在恭城卻熱度不減。曾華揭秘說,是因為既有“續招”,又有“變招”。恭城的沼氣池,已升級迭代到“5.0”版。作為縣里沼氣池建設的發源地,黃嶺村建了個沼氣博物館,展示1代至5代的模型。30多年來,造型從“方、大、深”到“圓、小、淺”,排渣從手動到自動,用氣從只能即產即用到可以貯存使用,恭城的沼氣池越變越實用。

      近年來,恭城外出務工人員越來越多,各家各戶散養的豬越來越少。一些沼氣池,開始“吃不飽”,使用率日漸降低。

      經過摸索,公司化運營模式開始推開:政府引入沼氣服務公司,公司與大型養殖場合作,把農戶沼氣池進料、出料、維護“全托管”了,農戶只管刷卡用氣就行。

      一舉數得:戶用沼氣原料不足、規模養殖場排污難、規模種植業有機肥缺乏等難題,迎刃而解。“我們不是為建而建,而是真正把沼氣池做到極致,連起了農戶的生產、生活。真正讓百姓從中獲益,沼氣才有生命力。”陳義軍說。

      曾華介紹,1983年以來,恭城沼氣建設穩步推進,歷經起步、發展、提升、創新四個階段。全縣人口不到30萬,已累計建設沼氣池6.78萬座,入戶率高達89.6%,居全國第一。

    第八屆瑤族盤王節暨第五屆梅山文化節。陳小英 攝

      一口沼氣池,效益有多大?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縣長關小菊算了一筆賬:一座戶用沼氣池,年產氣約300立方米,可節約薪柴2噸,相當于每年保護5畝森林;產沼肥12.5噸,相當于復合肥1.5噸。

      黃枝君介紹,大力發展沼氣取得的效果十分深遠。沼氣池的建設讓村民告別了世代使用的旱廁,改善了人居環境,最重要的是解決了農村能源問題。現在農村的群眾大多都用沼氣來生火做飯,擺脫了歷史以來上山砍柴的需求,讓生態環境得到良好的休養生息。而且沼液可以作為果樹的肥料,為貧困村村民發展產業節約了一筆開支,也助力了全縣的脫貧攻堅工作。

      生態就是“金字招牌”

      不久前,一家中國500強企業數次登門,投資2億元的養殖項目,卻被恭城婉拒。理由簡單但過硬:其分布式養殖的排污方案不過關。

      為生態而“舍棄”,在恭城并不鮮見。2012年,一個投資上億元的鉛酸蓄電池項目,有意落戶恭城。“縣環保局調查認為,這是東部沿海轉移過來的落后產能。第一次洽談,我們就投了反對票。”縣環保局副局長劉繼慧說。

      生態環境變好了,并不意味著大家的經濟生活也能得到改善。守著青山綠水卻吃不上飯,這不是黨委政府愿意看到的局面,只有脫貧致富了,才能解決群眾的后顧之憂,徹底擺脫對自然的索取。

      “不顧生態搞發展是‘竭澤而漁’,不顧發展抓生態是‘緣木求魚’。”縣委書記鄧曉強說,30多年實踐,恭城立足實際,摸索出了一條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之路。

      “沒有區位優勢、沒有富集資源,靠大項目、大工業,不實際。”縣政協主席唐壽元說,這些年來,恭城歷屆班子埋頭發展“富民產業”。

      恭城的環境、氣候、土壤等,適宜種柿子、椪柑、沙田柚等水果。以沼氣為鏈接,恭城通過“養殖-沼氣-種植”模式全力發展水果種植。

      “遍地開花的沼氣池,為恭城水果發展打下了基礎。目前,全縣水果種植面積達50多萬畝,人均水果面積、產量、收入均居廣西前列。我們還獲評‘全國農業(水果)標準化示范縣’‘國家級出口食品(水果)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劉先春說,“恭城脆柿”“恭城柿餅”都是廣西著名商標。

      農產品,開始姓“工”。小小的月柿,被“吃干榨盡”,開發出柿餅、果脯、柿餡餅、柿葉茶、柿果酒、柿子醋等系列產品,遠銷韓國、加拿大、越南、泰國、俄羅斯等地。

      未進紅巖村,先入月柿林。登上觀景臺,舉目四望,但見整個村寨被滿目綠色環抱。一棟棟錯落有致的農家別墅,依水而建。白墻青瓦,掩映青翠之間。至村口,便聞流水潺潺。兩岸,修竹林立,垂柳依依。風雨橋,滾水壩,更有黃澄澄的柿子枝頭低掛。

      不是節假日,游客仍不少,無不驚訝于這里的美。“這哪里是農村,比公園還公園!沒污染、純天然、原生態,來值了。”廣州游客曹長榮一行6人,一進村就掏出手機拍個不停。

      處處青山綠水,村村果樹成林,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當地順勢開始發展鄉村旅游。種植月柿聞名于外的紅巖村成為3A級景區,正在申報4A級景區。社山村獲得“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紅巖、黃竹崗等一批村屯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五星級企業(園區)”,村民們吃上了“生態旅游飯”,更加注重對自然環境的保護。

      蓮花鎮宣傳委員陳林介紹,2003年,有山有水有柿園的紅巖村,開始縣里“富裕生態家園”試點建設,統一規劃、統一建設了農家別墅68棟,配套客房300多間,開辦農家樂50多家。

      從“宰只土雞、炒個青菜,不懂向客人收多少錢”,到“用WIFI引客、上網打廣告”,10多年來,紅巖村旅游越做越順,越做越旺。

      坐在自家別墅前,村支書朱培銘格外自豪,紅巖的風景、風情、風俗都能“變出錢”:吃月柿、逛柿園、打油茶,400多人的小村莊,每年涌進20萬觀光客。原生態、有特色的鄉村游,讓鄉親年人均進賬超萬元。“從‘賣果’到‘賣風景’,農旅結合,讓紅巖、北洞源、社山等一批‘開門見果樹,綠水繞村宅’的村寨,都吃上了旅游飯,果園變公園、農家變旅館、農民變老板。”縣委宣傳部李振杰說。

      “春之花、夏之涼、秋之實”,通過舉辦桃花節、月柿節,既有田園風光又有民族風情的恭城,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2017年高鐵站上下客總量達183萬人次,全年旅游人數增長50.2%,旅游消費總額增長47.7%,旅游業實現量質雙提升。

      昔日“三位一體”,已升級到“沼氣+種植+養殖+加工+旅游”五位一體。一系列重量級榮譽實至名歸:“國家生態示范區”“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第六屆中華寶鋼環境獎”“國家綠色能源示范縣”“中國長壽之鄉”……2015年11月6日,第二次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會議在恭城召開。生態美、百姓富的“恭城經驗”得到各方點贊。

      看中恭城的“生態金招牌”,中國國電集團、匯源果汁等大型企業紛紛進駐。

      隨著貴廣高鐵的開通,生態恭城的后發優勢進一步凸顯。鄧曉強介紹,未來,恭城將全力打造生態養生城,創建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強力發展大旅游、大養生、大文化、大流通,進一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發展。

      如今的恭城村寨,干凈平整的水泥路穿村而過,清澈的河水緩緩流過村旁,陽光穿過枝葉照耀著紅瓦白墻。游人們乘坐竹筏行進在河面上,綠水青山白鷺,如同一幅清雅的水墨畫,令人心曠神怡。“群眾富裕了,擺脫了對大自然的索取,生態環境良好、人民安居樂業的夢想得以實現。”黃枝君說。

      1984年至今,恭城歷經11任縣委書記、9任縣長,換屆換人不換思路,一張生態藍圖繪到底,從未發生“前人種果,后人砍樹”的情況。新領導不是“另起爐灶”,而是接著前任“添柴加火”。就像接力賽一樣,既接好棒,又跑出彩。不玩變法做加法,每屆有每屆的亮點。

      恭城人嗜飲油茶。這種用茶、姜等捶打煮制的原生態湯食,新出爐,熱氣騰騰,茶香四溢。但初嘗時,一口苦、二口澀,多喝常喝,才能慢慢品出妙處。回望恭城久久為功的生態之路,何嘗不是如此。

      (本版稿件由陳寶玖、方家喜、譚彥、劉先春、李振杰采寫)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高鐵內需”效應顯現 提速面臨三重掣肘

    “高鐵內需”效應顯現 提速面臨三重掣肘

    業內人士建議,“高鐵內需”這一新興消費市場增長潛力巨大,如能去除束縛,讓高鐵“經濟引擎”提速,這一潛在市場將進一步拉動內需、促進消費。

    ·自動駕駛汽車:企業冒進 監管叫停

    一家老國企的大國橋梁夢

    一家老國企的大國橋梁夢

    從橫跨張家界大峽谷的玻璃橋,到挺進深海的世界最長連島高速寧波舟山港主通道,中建六局續寫著中國橋梁建造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跡。

    ·一個混改樣本的15年路徑探索

    1000部羞羞禁止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最近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欧美性色一级在线观看
    <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电影院| 麻豆91国语视频| 波多野结衣四虎| 色妞视频一级毛片| 日本免费人成在线网站| 国产嗯嗯叫视频| 久久国产一久久高清| 884aa四虎在线| 欧美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五月 | 91在线|欧美| 欧美激情xx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院 | 天天色天天操天天|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 中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脱顶胖熊老头同性tv| 成全视频在线观看在线播放高清| 台湾佬中文娱乐网在线更新|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91天仙tv嫩模福利|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不卡| 黄色一级毛片网站| 欧美xxxx做受欧美精品|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18av黄动漫在线观看|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完整7| 国产又色又爽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草莓视频网站下载| 日本免费看视频| 四虎最新永久免费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手机在线观看视频你懂的|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一级成人生活片免费看| 波多野结衣被强女教师系列|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