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誕生于2009年的夏天,彼時十一國慶后,圣誕和元旦之前,線上線下都非常清淡。”天貓“雙十一”創造者、天貓海外總經理胡瑜玲向媒體回顧道:“在很偶然的一場頭腦風暴之后,‘全場五折,全國包郵’這八個字讓辦公室所有的人拍手叫好。”
今年是天貓“雙十一”的第十年,截至發稿,《證券日報》記者在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節活動現場的實時數據顯示屏上看到,成交額已經超過2135億元。而2009年,“雙十一”的成績單是5200萬元,增逾4100倍。
消費升級的見證
天貓“雙十一”的十年,就像中國十年經濟社會變遷的濃縮劇。2009年,參與的品牌只有27個,今年已經有超過18萬個品牌加入,比2009年增加了整整6600多倍。2009年最受歡迎的家庭“三小件”是取暖機、電暖手器和加濕器,去年則被掃地機器人、空氣凈化器和吸塵器所取代。
國研中心新經濟專家、智石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克力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消費視角來看,今年第十個天貓“雙十一”直觀展示了當前消費市場潛藏的巨大爆發力和非凡創造力。在拉動國民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的引領作用得到集中彰顯,消費的高端化、個性化和多元化升級趨勢也得到充分體現。
“從中國經濟來看,天貓‘雙十一’折射出日益提升的國內消費力和全球購買力,共同構成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消費支撐。中國經濟有望通過進一步改革開放,發展成為更強勁的世界經濟引擎。”朱克力如是說。
菜鳥網絡數據顯示,2018年天貓“雙十一”全天物流訂單再創世界紀錄,為10.42億單。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進入10億單時代!
十年之后的今天,在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看來,“雙十一”已經不是打折日,而是一個感恩日,是廠商用最好的商品、最優的價格感恩消費者。“雙十一”也不再是一個促銷活動,而是一種文化的交流、快樂的分享,是一個中國人創造的、全世界認同的節日。
從線上走向線下
天貓總裁靖捷現場連線表示,經過十年的發展,“雙十一”狂歡節的內含已經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消費者已經涵蓋全球海內外、國內的城里鄉下。
線上線下的融合,是今年“雙十一”一大看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遍布線下各城市的20萬家新零售智慧門店、12座新零售理想之城的100個重點商圈、62家銀泰百貨、41家居然之家、近100家盒馬鮮生、470余家新零售商超、100萬餓了么和口碑商家都參與了天貓“雙十一”,其影響力全面擴展至線下。
“今天只用了兩個半小時,盒馬的銷售額就已經超過了去年‘雙十一’全天的銷售額。”盒馬鮮生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天盒馬在北京新開了2家店,目前已經有93家,今年‘雙12’之前,我們的門店會達到100家。”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創新和網絡監管研究部副處長李桐曾表示,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個性化定制的消費響應更加精準、及時,網購模式可能會產生新的變革。
?
記者近日走訪長三角部分制造業企業發現,很多企業開展了“智能制造”,推動效率品質提升,帶動平均收入水平增加,促進用工結構改變,不斷增強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