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關總署和北京市政策引領下,北京海關隸屬中關村海關充分發揮中關村示范區支撐作用,著力推動生物醫藥材料通關便利化,為企業爭取實施新一批創新政策而精打細算。
“針對生物醫藥企業不熟悉海關業務的實際困難,我們專門成立了由領導干部和業務骨干組成的專項工作組。與企業建立對口溝通和聯系機制,定期進行政策宣講和稅政調研;同時,設專人專崗,時時協調并解決企業進出口通關疑難。”中關村海關副關長張華剛介紹說。“以北京華益健康藥物研究中心為例,我們一個工作日即完成了對該企業的減免稅備案三級審批,平均1.5個工作日辦結減免稅申請審批。今年以來我們已累計為該中心辦理減免稅貨值超1億元。”
北京四正柏生物有限公司是一家試劑研發企業。2017年1月1日發布的海關稅則將科研抗體的監管條件從原來的“AB”調整為“ABL”,其中“L”意味著進口的科研抗體申報時需要提供“藥品進口許可證”。“這一看似簡單的改動,間接導致我們公司許多需要進口抗體作為標品的研發項目直接停滯。設計研發費用超過百萬元。”接到企業訴求后,北京海關派人了解情況發現,確實存在監管證件的管轄范圍與進口貨物實際用途不符之間的矛盾。他們立即啟動稅政調研程序,將此情況和政策調整建議的議案上報至海關總署相關部門。主管部門最終修改了對該類商品監管證件的管轄范圍,使科研抗體通關更為便捷。目前,該公司進口科研抗體得以順利通關,一項研發成果已經于今年3月取得了檢測合格證書。
?
目前該中心監測到我國3000余個暴露在互聯網上的工控系統,九成以上含有漏洞,可以輕易被遠程控制,約兩成的重要工控系統可被遠程入侵并完全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