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提出要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持續健康發展。應該看到,穩定房地產市場可以為宏觀經濟穩增長提供安全緩沖,支持經濟結構順利轉型,并降低宏觀經濟金融運行風險。今年以來,在中央及地方穩定住房消費政策刺激與推動下,房地產市場交易出現回暖,但區域兩極分化,一線熱點城市“價漲量升”,而多數非熱點城市交易清淡,住宅去庫存壓力巨大,需要采取積極有效措施來激活市場交易,以支撐地方經濟穩定增長。
非熱點城市住宅去庫存進程緩慢拖累宏觀經濟增長。2015年1至10月,東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9.3%,分別高出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增速2.3個和5.4個百分點。即使在東部地區,住宅交易面積和交易額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一線熱點城市,包括部分二線城市在內的非熱點城市住宅交易總體平淡,而三線、四線城市住宅供求矛盾繼續積聚,住宅去庫存壓力巨大。截至2015年10月末,全國待售商品房面積為6.86億平方米,相當于今年前10個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的72.3%,主要集中在非熱點城市。2015年9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城市有58個,幾乎都是三線城市。由于住宅交易清淡,非熱點城市住宅開發增長幾近停滯,不僅未能帶動相關消費,而且還拖累宏觀經濟增長。2015年1至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名義增長2%,較上年同期下降10.4個百分點,非熱點城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快速回落則是內在動因。
從我國城鎮化運行軌跡分析,非熱點城市無疑將是農村就業人口轉移重心,并對我國城鎮化形成重要支撐。目前,我國城鎮化率大約為55%,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當前非熱點城市本地居民新增住宅需求空間總體不大,但住宅改善與品質提升需求仍有較大空間。相當部分城市外來務工人員沒有滿足基本住房需求,自有住房擁有率低,且實際購買能力有限。
可見,非熱點城市住宅并非絕對供過于求,需要采取積極有效措施來激活。一是加快推進戶籍改革。通過戶籍改革,推動人戶分離的農業轉移人口真正實現“身份”城市化。二是研究推出農業轉移人口政策性住房信貸政策。根據農業轉移人口收入財產狀況與特點,在首付比、貸款利率、貸款期限、還款方式等由國家提供政策優惠,支持合理需求釋放。三是推進存量危舊住房改造。加大城市危舊住房檢查、改造與拆遷力度,必要時通過財政資金購買新房用于拆遷安置,在改善民生同時有助于消化住宅庫存。四是努力提升城市生活配套設施。科學規劃住宅配套設施建設,建設高品質住宅小區,吸引周邊富裕人群購買,滿足本地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
當然,非熱點城市住宅交易有效激活的根本支撐還是地方就業環境的穩定與改善,并能夠持續吸引周邊農業轉移人口就業。為此,地方政府需要根據本地特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鼓勵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積極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引入新的創業投資模式,努力繁榮個體和民營經濟;全力建設服務型地方政府,加強社會綜合環境治理,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生態、宜居環境。
在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天貓、1號店和亞馬遜這5家綜合性購物平臺購買了智能手環和家庭裝洗衣液兩種商品。綜合來看, 1號店在退貨政策執行上表現比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