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宗商品市場近日頗不平靜。7月8日,大宗商品市場因擔憂系統(tǒng)性風險而上演驚魂“跳水”,滬銅創(chuàng)2009年6月以來新低,鐵礦石期價創(chuàng)上市以來新低。7月20日,COMEX黃金跌破1100美元/盎司一線,最低探至1080美元/盎司,觸及自2002年以來最低位。7月22日,NYMEX原油價格跌破50美元/桶關口。上述品種的下行進一步帶動國內滬銅、鐵礦石、橡膠乃至農產品期價的下跌。
文華數據顯示,CRB指數7月初以來累計跌幅達7.87%,創(chuàng)今年以來單月最大跌幅,該指數由美國商品調查局依據世界市場上22種基本的經濟敏感商品價格編制。國內文華商品指數7月跌幅為2.74%,較6月跌幅收窄,但最低下探至119.08點,創(chuàng)2009年3月以來新低。其中,工業(yè)品指數月跌幅為5.36%;農產品表現相對抗跌,指數微漲0.5%。具體品種方面,國際COMEX黃金、NYMEX原油和倫銅的月跌幅分別為6.03%、17.15%和6.79%;國內鐵礦石指數月跌幅居前,達11.46%;滬銅指數月跌幅達7.36%。
對于大宗商品下跌的原因,世元金行高級研究員肖磊認為原因有二,一是美聯儲加息態(tài)度開始明朗化,美元走強使商品市場尤其是原油、黃金等市場的避險作用下降;二是部分投資者擔憂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而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商品消費市場。
美聯儲主席耶倫上周在國會確認美聯儲今年將加息。此外,美國圣路易斯聯儲總裁布拉德稱9月升息機會高于50%。受此提振,美元指數于7月20日攀升至98點附近,為近三個月高位,成為橫亙在大宗商品面前的重大利空。easy-forex易信總部中國區(qū)副首席交易官朱文灝表示,市場將關注美聯儲下周的政策會議決議,如果美聯儲強力暗示加息在即,那么美元指數將進一步走強,對于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將更加不利。
頂金貴金屬董事長兼總裁夏宇飛表示,美元指數強勢,美國股市同步上漲,表明避險資金流入美國市場,導致大宗商品期貨價格下滑,能源與原材料板塊承壓。如果未來一段時間美國經濟進一步復蘇,將會加快美聯儲加息的步伐,大宗商品市場將會面臨更大級別的資金外流風險。就國內市場而言,大宗商品市場的下跌對A股影響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還可能給后者帶來增量資金。
肖磊認為,大宗商品市場下跌對于中國來說是好事,能以更低的成本采購原材料,尤其原油價格下跌給原油消費國提供了增加儲備的契機。中國正處在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階段,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實際上只是增速放緩,真正的需求量依然維持高位,中國目前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黃金和原油消費市場。隨著價格的走低,中國的原油進口量出現較大增長,這一狀況可能持續(xù)。不過,大宗商品的下跌反過來可以推動美元走強,對人民幣匯率形成壓力,資本流出風險仍然存在。
調查發(fā)現,占我國財產險業(yè)務超七成的車險出現全行業(yè)承保虧損態(tài)勢,且程度不斷加劇,恐拖累整個財產險業(yè)務的良性發(fā)展。
在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天貓、1號店和亞馬遜這5家綜合性購物平臺購買了智能手環(huán)和家庭裝洗衣液兩種商品。綜合來看, 1號店在退貨政策執(zhí)行上表現比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