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股權市場首次向中證登“看齊”。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以下簡稱“中證登”)與北京股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簡稱北京股權交易中心)29日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今后雙方在登記結算業務規則建設、業務技術標準,賬戶體系架構和一碼通賬戶應用、轉板銜接、數據通信、數字證書等方面開展合作。以此實現場內場外登記結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未來的轉板實現無縫對接。對此,專家認為,區域性股權市場首次與中證登對接,標志著“四板”大一統格局即將開啟。
中證登董事長周明表示,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是多層次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鼓勵大眾創業和科技創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證監會在2015年重點工作中,將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作為加強多層次股權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中國結算與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合作,可實現場內場外登記結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各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與創業板、新三板等場內市場形成有機聯系和銜接進行有益嘗試和探索。
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俗稱“四板”),是為特定區域內的企業提供股權、債券的轉讓和融資服務的私募市場。是除證監會負責監管的上交所、深交所的主板市場、創業板、新三板市場之外的場外市場,一般由地方政府負責管理。四板市場發展較快,全國有近30家,基本形成了“一省一家”的態勢。而在該市場掛牌的企業目前已經突破15000家。
不過,區域股權交易市場在迅猛增長的同時,也出現一些問題。目前,一些省市或監管機構出于扶持所轄股權交易市場的目的,往往采取行政化手段,限制本區域企業到其他市場掛牌,造成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對此,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總經理張云峰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四板市場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規范企業治理、促進企業發展等方面,正在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他建議,目前應該試行三個”統一”:一是將全國的股權交易市場都納入證監會的統一監管;二是建設集中統一的場外市場登記結算體系;三是制定統一的市場自律監管規則。在“三個統一”的基礎上,允許企業自主選擇功能發揮良好且具有高質量投資群體的資本平臺,同時允許企業根據自身發展戰略和市場定位,進行多地掛牌,滿足企業多樣化融資需求。
“因為是第一家,我們和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的合作目前僅停留在幫助其建立更加統一、成熟的托管結算規則,便于他們未來更好地轉板。暫不接受在北京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托管結算業務。”中證登相關工作人員29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表示,因為歷史原因和利益問題,當前地方股權市場基本都是在地方政府領導下“各自為戰”。此次中證登和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的合作,可以說邁開了建設集中統一的場外市場登記結算體系的重要一步,開啟了“四板”市場大一統的步伐。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也肯定了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地位與意義。他透露,監管層今年下半年將出臺對區域性股權市場的政策,到時應該由證監會統一制定,并引導地方金融部門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