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大唐多倫煤化工存在違規排放污染物等問題。這已經不是公司第一次被點名。早在2012年,多倫煤化工就被環保組織指出存在工業廢水、廢氣、廢渣污染問題。
而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多倫煤化工由于脫硫不達標登上環保部黑名單。可以說,環保問題是公司久治不愈的“老毛病”。同時,大唐發電剛剛宣布,要與國新控股對旗下煤化工項目進行重組。
對此,各家投行紛紛表示,大唐煤化工項目連年虧損,多倫煤化工項目更是進展緩慢,重組是一個明智之舉。
多倫煤化工再陷環保門
6月份,環保部下發公告,對脫硫設施存在突出問題的電力企業進行處罰,大唐發電全資子公司大唐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內蒙古多倫煤化工便在其中。
環保部《關于對2013年脫硫設施存在突出問題企業予以處罰的公告》顯示,大唐內蒙古多倫煤化工現有兩臺10萬千瓦和一臺8萬千瓦燃煤火電機組,1#、2#機組于2009年3月份建成投運,3#機組于2011年4月份建成投運,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工藝。
經核查,該公司采用五爐一塔脫硫運行方式,全年脫硫設施停運174天,二氧化硫長期超標排放。2013年發電量6.3億千瓦時,供熱量2621萬吉焦,煤炭消耗量275萬噸,燃煤平均硫分1.22%,脫硫設施投運率50%,綜合脫硫效率45%,全廠二氧化硫排放量30595噸。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多倫煤化工第一次被點名。多倫縣環保局在2013年4月份曾公開表示,多倫煤化工確實存在環保問題,多倫環保局也多次下達限期整改通知,要求其盡快整改。環保部要求煤化工項目做到“零排放”,但多倫煤化工現有環保技術達不到這一要求,為了讓項目盡早獲得批復投產,現在也只能說具備了‘零排放’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6月20日,國家審計署發布對大唐集團2012年度財務收支情況的審計結果,顯示大唐集團存在眾多問題,其中煤化工問題最為嚴重。
審計報告稱,截至2012年年底,大唐集團7個煤化工等非主業投資項目未上報國資委審核批準,累計完成投資304.04億元。
其中,大唐發電多倫煤化工項目實際投資額超預算61.79億元,未按規定報發展改革部門備案和大唐集團審批,項目延期投產后未達預期指標;該項目因設計缺陷不能滿足生產要求且存在安全隱患,重新設計建造增加投資1899萬元;此外,截至2013年7月份,大唐發電為多倫煤化工項目采購的2735萬元催化劑一直未用,已超過保質期兩年。
重組被各家投行點贊
不得不提的是,近日,大唐發電發布了欲重組煤化工業務的公告。公司與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煤化工及相關項目重組框架協議》,擬就公司煤化工板塊及相關項目進行重組。其中包括多倫煤化工在內等5個煤化工項目。
此前,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上述大唐發電的多倫煤化工項目因褐煤工藝技術更為復雜等原因,目前尚在探索和改進中。
除了受到上述環保問題的困擾之外,大唐發電的煤化工項目更是遭遇投入高無收益的窘境,這也是其急忙甩包袱的主要原因。公司2013年化工行業營業收入不足500萬元,毛利率只有3.55%,但投入資金卻不小,僅在2013年就投入875.4萬元,累計實際投入5839萬元,在火電、水電、風電和光伏的累計投入額中排名第一,而后續投資額還要達百億元。
在煤化工建設一擁而上過后,目前,煤化工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問題,可謂舉步維艱。實際上,由于投資周期一再延長、資金投入越來越大,大唐發電近兩年的壓力越來越大,一直希望將煤化工項目轉讓出去,但似乎沒那么容易。
據了解,此前,大唐發電與神華曾就此事進行過洽談,但最后并沒有談妥。上述業內人士稱,這是因為神華不愿意接手其所有的煤化工項目,只愿接手條件好的。大唐發電沒有接受這種頗為苛刻的條件。像多倫煤化工這樣投資巨大的項目,一般企業沒有能力接手。
就在大唐發電宣布煤化工業務重組的消息后,各家投行無一例外紛紛叫好。大唐發電這幾年被煤化工項目拖累的“夠慘”。摩根大通認為,多倫煤化工由于項目進展緩慢,利用率低和技術問題導致公司虧損嚴重,此次重組對大唐整體來說是利好。
此外,渣打銀行[微博]表示,大唐煤化工項目連年虧損,一是項目的延后投產,二是營業成本大幅上升。此次重組是一個明智之舉,可剔除大唐不必要的業務,轉而發展主營業務。
在這種背景下,大唐發電的煤化工項目重組格外引人注目。此次重組是否會受到上述環保問題的影響?記者將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