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即將過去,縱觀我國企業采購總體情況,在金融危機肆虐全球的惡劣環境下,接近半數的企業采購額依然保持了上漲態勢,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消息。但是目前,國有企業在一些關鍵采購績效指標上落后于平均水平,對采購的戰略作用重視不足,關注點也并未放在采購的精細化管理方面,忽視總成本控制,采購管理的總體效率較低。而外企在采購績效管理方面總體水平較高,績效管理的透明度也相對較高,有不少經驗值得國內企業借鑒。
國企部分關鍵采購績效指標低于平均水平
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業委員會日前在“2009全球采購與供應鏈論壇”上發布的2009中國采購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我國國有企業在一些關鍵采購績效指標上落后于平均水平,其對采購的戰略作用重視不足,對采購部門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如私企和外企,關注點并未放在采購的精細化管理方面,忽視總成本控制,采購管理的總體效率低。
調整采購部門組織結構以加快反應速度
以美國次貸危機為導火索的全球金融危機已歷時兩年,實體經濟受到的影響也相當明顯,尤其以汽車行業首當其沖。《2009中國采購發展報告》通過對一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調查研究指出,全球金融危機下,一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應從支持公司戰略的角度出發,相應調整采購戰略。
農產品:現代先進采購方式得到普遍采用
《2009中國采購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2009年,我國農產品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是聯合采購、直接采購和協議采購等現代先進的采購方式將得到普遍采用。
5000億采購需求大單呼喚建立科學標準
2009年國家對民航業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將達1000億元,帶動其他相關配套資金一共達5000億元。至2020年,布局規劃民用機場總數達244個,其中新增機場97個。伴隨著建設與投入的進程,一個近5000億元的采購需求市場同期出現,當前要著力解決機場采購存在的缺乏科學的技術標準和立項標準等問題。
電子制造業:電子制造服務商大有可為
“盡管2008年年底爆發的金融危機導致某些產品的需求出現下滑,但國內電子制造服務商(EMS)工廠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并發展,為整個工業電子產品供應鏈提供整合的采購、生產、物流的配套服務”,歐洲某工業電子跨國公司中國區采購及庫存經理王栩男認為,工業EMS廠商的供應鏈可借助集中采購及全球性采購中的建立和發展謀求更大的優化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