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地方發展經濟的先決條件之一,也是地方“軟實力”的重要衡量指標。近年來,浙江省臨海市人民檢察院把加強檢律協作作為全面落實深化政法領域改革的重要內容,加強檢律協作配合,與律師一道為企業排憂解難,共護法治化營商環境。
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臨海市某公司財務經理兼主辦會計李某,利用職務之便,采取擅自截留公司承兌匯票不入賬、虛增入庫、虛假出庫和虛假沖減等方式,共將65份承兌匯票合計金額6907余萬元占為己有,用于個人消費和購買股票、期貨、房產、股權等。該案的審查起訴階段,犯罪嫌疑人李某辯護律師與被害企業代理律師對于該案金額、行為性質、強制措施適用等均持相反意見,相持不下。
該案承辦檢察官宋海敏介紹,一方面,他們充分聽取雙方律師的意見,針對雙方爭議點開展了自行補充偵查,進一步鎖定李某的犯罪事實;另一方面,多次召集雙方律師開展認罪認罰協商。最終讓被告人真誠悔罪,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據悉,目前該被害企業已挽回經濟損失約5000余萬元。
在另外一起民工集體討薪信訪案件中,臨海市人民檢察院通過檢律協作,既與律師合力平息信訪風險,又保障了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取得了多贏共贏的效果。
高某某系浙江某建筑勞務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該公司承包了臨海某小區精裝修勞務工程。2021年4月,該公司員工在進行防水檢查時,不慎致部分套房地板泡水。高某某得知后,多次竊取某地板經銷商堆放在小區地下室的復合地板50余箱。
“在該案的審查逮捕階段,我們了解到涉案企業有80余名工人,有多處工程未完工,導致200余萬元工資未能如期發放。”該案承辦檢察官陳麗君說,“我們與高某某的辯護律師進行積極溝通,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高某某在該案庭審前,已將工資款全部發放到工人手中。目前,工人已返崗務工,企業也正常運營。”
據悉,近兩年,臨海市檢察院依法辦理涉企刑事案件200余件,出臺檢律協作規章制度3項,為轄區內20余家民營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幫助涉案企業挽回經濟損失近6000萬元。
“未來還將與律師們一起,加強信息互通和協作,共同開展涉企法治宣傳,促進企業守法誠信經營,共護法治化營商環境。”臨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龐威說。
?
![]() |
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數字賦能監管工作,緊盯人們習以為常“灰犀牛”事件,嚴防出乎意料的“黑天鵝”事件,探索出一條智慧監管新路徑。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