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底,信托發行呈現回暖態勢。根據益信托最新統計,2021年12月份68家信托公司共計發行集合信托產品2423款,發行規模1456.9億元,較2021年11月份發行的1293.8億元的規模,環比增加12.6%。自此,信托行業已連續三個月增長,2021年四季度累計發行8596款,規模達3971.6億元。
數據顯示,2021年11月共計發行集合信托產品3405款,發行規模1293.8億元,環比增加21.22%。與上一年同期相比,2021年11月集合信托產品的發行規模下滑49.20%。從成立數據來看,2021年11月共計成立集合信托產品2695款,成立規模940.39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27.84%。另外,2021年7月-9月份,集合信托產品的發行數量為2322款、2144款、1608款,連續三個月下降。而后10月份調頭反彈至2769款。
“雖然2021年顯得相對艱難,但年末沖規模是信托行業的常態。”北京某知名信托市場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他透露,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1月2日,集合信托市場繼續上行,產品成立數量和成立規模持續增長。
統計顯示,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1月2日共有493款集合信托產品成立,環比增加16.00%;成立規模261.41億元,環比增加30.51%;成立規模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別是:建信信托(54.95億元)、光大信托(33.40億元)和山東信托(27.54億元)。
從投向上看,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1月2日除工商企業外,其他各投向產品成立規模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具體來看,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1月2日金融類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85.22億元,環比增加13.88%;房地產類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為28.25億元,環比增加26.68%;基礎產業類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為51.84億元,環比增加14.20%;工商企業類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為50.67億元,環比減少3.56%。
對此,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指出,作為2021年收官之周,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1月2日非標產品的成立規模達到167.75億元,市場也迎來2021年最后一波集中成立的高潮,信托公司年末沖規模有所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月1日,《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即“資管新規”)正式落地,“賣者盡責、買者自負”成為理財市場的新階段。在行業轉型的大背景下,雖然以應收賬款、房地產類為代表的傳統非標資產已走進“黃昏”,但記者注意到,部分稀缺非標政信信托產品依舊是信托銷售人員主推的方向。
“目前政信信托產品是公司主推的方向,年化收益大部分在7%-7.5%左右。相比一些工商企業經營項目或者是大型房企的房地產等項目,以政府為背景的基礎建設項目的信托計劃更有保障性” 。上述信托市場人士介紹稱。
不過,記者注意到,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1月2日標品信托發行93款,環比減少11.43%;發行規模為96.84億元,環比增加28.13%。其中,投向固收類資產(債券等)的產品70款,環比減少7.90%;權益類產品發行數量14款,環比減少33.33%。整體來看,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1月2日標品產品的發行數量占比繼續下滑,發行數量為93款,環比減少11.43%;而非標類產品的發行數量為163款,環比減少0.61%。
對此,喻智指出,在監管環境持續趨嚴、“兩壓一降”多次被強調的背景之下,非標融資類產品展業受阻,而標品信托的募集情況受投資者接受程度影響較大,集合信托市場短期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
?
![]() |
作為第一批從事北斗產業的專業化公司,北斗星通積極推廣北斗產業化應用,探索產業化融合,努力推進“北斗+”的各項應用。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