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加快探索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專家座談會在京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未來2-3年,是海南從自由貿易試驗區走向自由貿易港的窗口期,海南將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探索從“區”到“港”的實質性破題。
座談會由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和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主辦,來自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中國南海研究院等國家部委和相關機構代表參會,就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創新的突破口,如何打造海南經濟腹地,以開放提高流量激活存量,以及從自由貿易試驗區向自由貿易港過渡的路徑進行了深入探討。
與會專家表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探索實施權力“大負面清單”制度,賦予海南更大改革自主權。制度創新還要以行政體制改革為突破口。中改院課題組提出,“多規合一”改革是海南突破行政區劃分割、統籌全島資源利用和效益最大化的實現路徑。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要求,推進海南行政區劃改革創新,打破區域間的體制壁壘,促進資源要素的自由流動,以實現全島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專家認為,未來2-3年,是海南從自由貿易試驗區走向自由貿易港的窗口期。從海南發展實際和未來趨勢看,實現從“區”到“港”的實質性破題,關鍵在于加快推進海南服務業項下的自由貿易進程,刺激服務消費并長效留住服務消費流量。
專家提出,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起步階段一定要把內地市場吸引住,為內地市場提供服務。此外,中改院課題組提出,在內外環境明顯變化的背景下,以海南為中心構建“泛南海經濟合作圈”,不僅有利于促進泛南海區域經濟一體化,也將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戰略腹地和經濟腹地。
李俊說,世園會、進口博覽會、廣交會等大型國際性會展,面向世界,集聚全球資源和目光,會對發展國際旅游、貿易往來以及會展行業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未來所能產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非常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