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家外匯管理局四川省分局了解到,該局近期已獲批在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成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范圍內,開展資本項目收入結匯支付審核便利化試點,加快對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改革探索。
該項試點啟動后,符合條件的試點企業憑支付指令即可直接在銀行辦理資本項目收入的相關結匯支付,不再需要向銀行逐筆、事前提供相關交易憑證。手續簡化,流程縮短,便利化程度極大提高。
據悉,四川是該試點在中西部獲批的第一個省份,四川自貿試驗區也是繼廣東自貿試驗區之后參與試點的第二個自貿區。
國家外匯管理局四川省分局資本項目管理處處長蘇萍介紹,此次試點選擇注冊地在四川自貿試驗區和成都市高新區、注冊資本或實收資本等值1000萬美元以上、無不良記錄的企業作為試點企業;試點業務范圍包括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境內企業外債資金和境內企業境外上市調回資金的(結匯)支付使用。
同時,試點選取上年度外匯管理考核B類以上,具有完善的內控制度和風險防范措施的銀行作為試點銀行。試點銀行將每月按照不低于支付金額10%的比例對試點企業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事后核查,發現企業存在異常或可疑情況及時向外匯局報告。
對于監管方式從事前審核到事后核查的轉變,蘇萍表示,除試點銀行定期向外匯局報送試點報告外,外匯局還將對試點業務進行事后監管,不定期對每家試點銀行開展非現場核查和現場核查。如發現銀行、企業涉嫌存在違規異常行為的,取消其試點業務資格,并視情況移交查處。
蘇萍提醒,本次試點旨在提高便利性,但在資本項目的資金使用范圍上并沒有改變。試點企業資本項目收入的使用范圍與現行外匯管理規定一致,不可以用來買股票或其他投資。
?
目前該中心監測到我國3000余個暴露在互聯網上的工控系統,九成以上含有漏洞,可以輕易被遠程控制,約兩成的重要工控系統可被遠程入侵并完全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