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蘇常州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前三季度,該局共為轄區內出口企業簽發了32937份自貿協定優惠原產地證書,簽證金額達15.6億美元,份數和簽證金額較上一年同比增長16.57%和32.96%。該局幫助企業及時申辦優惠原產地證書,為企業爭取關稅優惠7800萬美元,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沒想到一份小小的證書價值300多萬,真是堪比黃金。”江蘇港益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陸經理由衷感嘆。近日,該公司為出口印度尼西亞的集裝箱裝卸橋順利申請了中國東盟優惠原產地證書。根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議規定,憑借該證書,這批1000多萬美元的貨物在入境印度尼西亞時可節省關稅300多萬元,市場競爭力大大提高。
據了解,江蘇港益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起重機制造行業的一家知名企業。自2015年起,該公司與印度尼西亞的港務簽訂了長期合作合同,出口各種大型港口起重設備,供印尼的碼頭卸貨操作使用。由于該類設備價值高,在印尼征收的關稅金額也高,江蘇常州檢驗檢疫局在了解情況后,提前向企業宣傳自貿區原產地優惠措施和政策紅利,幫助企業及時申辦優惠原產地證書,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據江蘇常州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介紹,優惠原產地證書是出口產品享受進口國差別關稅待遇的必要憑證。截至目前,我國已簽署并實施的自貿協定共14個,涉及22個國家和地區,自貿伙伴遍及亞洲、拉美、大洋洲、歐洲等地區。優惠原產地證作為自貿協定的重要內容,在實現關稅減免待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已經逐步凸顯,顯然已成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和享受國外關稅優惠的“金鑰匙”和“優惠券”。
江蘇常州檢驗檢疫局積極改革和加強原產地簽證工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改革創新措施,包括全面推進原產地證書無紙化申辦,積極探索原產地預簽模式,開創電子審單中心,建立和完善國外退證查詢預警機制等措施,構建立體式政策宣傳網絡等,來支持企業擴大出口,便利企業簽證備案,提高企業對優惠原產地證書的利用率。
?
![]() |
融資難及資質“玻璃門”政策歧視、核準備案程序復雜等問題仍存在,制約民企“走出去”,業內人士建議放寬民企對外投資管制,加強金融保險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