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遛娃師”,是近年來出現在大眾面前的一個新職業。這個新興職業的創始者,是位于武漢的玩翻天科技有限公司。
專注于解決父母們不知道該帶孩子去哪兒玩、怎么玩、玩得好的三大痛點問題,開發新鮮有趣、寓教于樂的親子活動,這家互聯網公司成功地發掘了80后爸媽們的消費熱點。
從親子團購平臺到“遛娃師”定制服務
玩翻天是由總部在武漢、目前已在新三板上市的得意生活網孵化而成。
作為華中地區最大的消費社交平臺,得意生活網的日訪問量有近300萬,其中30%以上的用戶是年輕家長。
基于流量和用戶大數據分析,得意生活開始嘗試孵化出一個更細分的親子玩樂平臺,玩翻天團隊由此創建成立。
玩翻天CEO彭文告訴記者:“最開始,我們更像是一個親子游的團購平臺:精選消費信息,幫家長從海量信息中找到值得玩的項目;給予優惠價格,解決家長不辦會員卡就不能享受優惠的煩惱。”
![]() |
職業“遛娃師”正在組織親子活動。資料照片 |
玩翻天基于LBS的APP2014年底上線,定位于為0-12歲孩子的家庭提供周邊親子游景點的票務預訂、線路規劃、攻略咨詢等服務。
依靠母公司“得意生活”集聚的用戶和更細分的內容,玩翻天積累了初始用戶,并且贏得了80、90后父母這種特定人群的市場,其票務服務成績斐然,也很快找到了盈利模式。
然而,不久,創始團隊即發現僅僅依靠親子團購并不能在大眾點評、途牛等巨頭也在挖掘親子游市場的大環境下脫穎而出。
親子游市場目標人群定位清晰,且具備很強的消費能力而且消費需求很高頻,一些大的互聯網巨頭都開設了親子板塊,因而競爭也越發激烈。比如大眾點評的親子板塊能提供各類親子項目的團購及預訂,攜程的親子游板塊主要提供戶外的短線親子游路線,驢媽媽的親子游板塊主要提供門票酒店預訂服務。再如專注親子游的產品童游、麥淘親子游等。
“我們發現,游玩內容才應該是我們脫穎而出的核心競爭力。”彭文說,“比如,家長帶孩子去電力博物館,很渴望孩子去了能接受熏陶,然而一個博物館十分鐘就逛完了,孩子覺得很無趣。我們通過策劃有故事情節的活動,寓教于樂,讓家長和孩子有更好的體驗感。”
建立“遛娃師”團隊的想法由此產生。“經過我們策劃過后的電力博物館,遛娃師帶著一群孩子DIY水果發電、尋寶地圖逛館、親子互動等,十分鐘的博物館可以逛一個小時,孩子們覺得趣味多多還學到了知識。”
一個普通的公園,可以像《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兒》一樣,由遛娃師帶領一群家長和孩子開展各種娛樂項目;一家普通的度假酒店,經過策劃,由遛娃師帶領孩子探險賞景,家長也能得到休息。
玩翻天團隊開始轉型,除了繼續提供線上票務外,培養線下執行的遛娃團隊,打造核心競爭力的想法開始實施。
“遛娃師”成為新職業
然而,組織一場親子游,踩點、策劃、執行,花費的人力、物力都很大,能不能保證活動的執行力,真正滿足家長的需求是成功與否的關鍵。
對于一個技術型的創業公司而言,設計情節并非是玩翻天的長項,隨著玩翻天線上資源不斷聚合,線下的執行開始遇到瓶頸。
2016年5月,玩翻天收購武漢最大的親子游玩團隊自然童趣。自然童趣創始人馮婷婷也加入玩翻天管理團隊。
雙方的配合十分默契:玩翻天找到了可靠的線下執行團隊,馮婷婷也感受到了互聯網的魔力。
“規模不可同日而語。以前我們做實體業務,就想著開一家店,再復制下一家店,然而在互聯網東風下,用戶可以爆發式增長。一個游玩項目發布在APP上就有成百上千的人呼應。”馮婷婷說。
職業體驗、工廠揭秘、食育探秘、救援生存、奇妙博物館、科技手作、戶外自然、偵查燒腦、GET新技能、HAPPY嬉游……經過策劃,在遛娃師的帶領下,用戶可以有更好的親子旅行體驗,也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
“怎么玩好還能學知識是讓家長苦惱的東西,單純的灌輸太乏味。遛娃學院寓教于樂,將科學知識跟玩樂結合,孩子全身心投入,有形無形增長知識和見識,家長自然歡迎。”馮婷婷說。
為了保持競爭力,遛娃團隊需要不斷創新保持新鮮感。玩翻天親子活動的策劃師之一葉子告訴記者:“我需要從熱門綜藝節目里學習新的玩法,關注時下的熱點,自己研發策劃出新節目,還需要不斷開拓新場地,保證有源源不斷的新項目上線。”
保證線下執行的則是親子活動的帶隊老師。玩翻天團隊為這個職業起了個名字——“遛娃師”,并申請了注冊商標。這個新鮮的名字,具有很好的傳播力,自帶熱點屬性,多次登上熱搜。
由此,玩翻天依靠口碑傳播,用戶開始暴增。“在我們APP上,上線一項活動,只要寫上‘金牌遛娃師’帶隊,基本上都是爆滿。”彭文說。
遛娃師鄭煒告訴記者:“遛娃師這個職業,相當于同時擔當幼兒園老師、戶外活動教練、體智能老師、主持人、導游、科學實驗老師等,對個人綜合素質要求較高。”
目前,玩翻天的專職遛娃師有十多個,大多數是有幼教的職業背景。
此外,玩翻天還儲備了兼職團隊。“我們已經培訓了兩三千的兼職遛娃師,經常聘用的有一百多個。”馮婷婷說,“這一理念也符合共享經濟的想法,大家貢獻出業余時間和技能,獲得報酬。”
兼職遛娃師琴子目前是一位全職媽媽,經過遛娃師團隊培訓后,在節假日兼職帶隊,尤其在暑假,活動場次多的時候,一個月收入可以達到一萬元左右。“培訓內容主要是學習如何跟孩子溝通,如何組織活動,如何與家長互動等,周末兼職活動我可以獲得報酬,也能順便帶自己的孩子,這種形式還是很適合我們的。”琴子說。
這也是玩翻天長遠計劃之中的一環,即建立一套遛娃師培養體系。通過建立起“遛娃學院”,借助玩翻天遛娃產品智庫,打造體系化、精品化的親子游樂產品和服務。
馮婷婷希望遛娃學院實現職業化,通過培訓,為親子機構提供遛娃師,并通過玩翻天這個平臺,給各親子機構提供更多的游玩線路。
為商家引來客源實現雙贏
目前,玩翻天已經舉辦超過近萬場親子游,APP各親子游項目的綜合好評率達98%。主要盈利模式為票務+廣告,在遛娃學院辦成功后,利用親子活動規模效應,使增值服務成為新的盈利方式。
玩翻天發掘了B端市場,即為商業體、景區、兒童游樂場、酒店進行策劃、暖場,玩翻天用自有資源進行線上宣傳、線下執行策劃,引來客源。
“例如,武漢周邊一家酒店,地方略偏遠,通過我們策劃的‘荒島奇兵’活動,遛娃師帶隊布景、入場,出售親子游玩套票,國慶中秋8天全部客滿。或者一家新商場開業,通過我們組織活動,8000多組家長到場,吸引大量客流消費。甚至還有很多幼兒園,雖然自己擁有幼教隊伍,但是他們也會把一些活動交給戶外項目經驗更豐富的我們來實施。”彭文說。
2016年4月,武漢一家游玩樂園開業,玩翻天策劃了會員專享月,連續4周玩翻天遛娃學院為它定制親子版跑男運動會,每周活動報名上線不到24小時均被火速報滿,為游樂園創造了良好口碑及美譽度。
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圣誕節,玩翻天策劃組織圣誕老人走進幼兒園的活動。遛娃師扮演成圣誕老人,給孩子們送去節日禮物,進行互動。
只需要家長支付成本費用,跟園方做好溝通,玩翻天的“圣誕老人”就可以去幼兒園現場服務。雖然是公益類,但是為全市300多所幼兒園和小學、10000多個小朋友服務,為玩翻天積累了口碑和客戶。
全國戰略受阻親子教育上線
玩翻天目前擁有40多萬注冊用戶,用戶忠誠度和用戶黏度很高,訂單數量也很耀眼。趁著如此好的東風,此前,玩翻天準備啟動全國戰略,優先開拓和武漢體量類似的一二線城市。
然而,布局走向全國的計劃卻不太順利。“此前,我們在南京開設了分部,希望通過南京分站積累經驗,為走向全國做準備,然而實踐中卻有些水土不服。”彭文說。
標準化、適合當地的項目、執行團隊,依然是難點所在。比如科學實驗,在武漢很受歡迎,然而南京市場就不太買賬。
“雖然目前全國各地找我們加盟、希望利用我們品牌效應的很多,但我們沒有答應。我們暫時希望深耕武漢市場,等到發掘更易移植的標準化產品后,再談全國布局計劃。”彭文說。
除了繼續做好親子游的服務之外,玩翻天開始開拓教育領域市場。
“目前的幼兒教育市場,像英語、圍棋、才藝等,更偏功利性。我們希望引進發達國家的模式,用兒童創客的理念,帶領孩子們玩科學、玩漢字、玩建筑、玩造物、玩實踐,開發孩子的創造力。”
新項目“萌玩客”已經上線,目的是通過高階的親子課程研發,開發線上線下的學校,強調玩中學,學中玩。
“我們不缺盈利模式,不缺變現能力,缺的是互聯網速度,需要一個引爆點,為我們插上翅膀。”彭文說,“而我相信兒童教育會是一個引爆點,雖然這不是一個快錢行業,但是我相信它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