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2016年最后一個月,合計房企債券融資僅126.7億元,這是最近一年來的最低點。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2016年最后一個月,合計房企債券融資僅126.7億元,這是最近一年來的最低點。相對于2016年全年歷史首次突破1萬億元的融資額度相比,最后一個月房企融資難度大幅上漲。
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房企包括私募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等融資刷新了歷史紀錄,合計全年融資額度達到了11376.7億元,這也是歷史首次突破1萬億元的年份。但是2016年12月,合計房企債券融資僅126.7億元,這是最近一年來的最低點。從去年四季度看,合計3個月,房企債券融資僅1100億元,相比2016年三季度的3480.7億元下調了68.4%。
不僅如此,從資金價格看,2016年12月以來發行的債券利率均在4.2%-5.5%,整體看,相比2016年9月前的4%均有所上行。因此行業人士總結,未來房企融資的總量在減少,而資金價格上行已經成為趨勢。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首先從資金成本看,支持去年房地產市場爆發的主要原因是房企的各種渠道低價格資金,債券是其中價格最低的資金來源,如今發債難度加大,對房企來說意味著未來將明顯提高資金價格;其次,房企的資金壓力將進一步加大,這對前期拿了較多土地的企業而言將會帶來影響,資金成本增加、加上后續開發的高杠桿,將影響項目的銷售預期;第三,從各地樓市調控看,預計房企的資金還會受到持續壓力,發債等渠道還有可能繼續收緊,對房企而言,未來6-9個月很可能會面臨越來越大的資金問題,這也要求房企加快銷售回籠資金。
張大偉進一步表示,在超過兩個月的調控周期內,超過20個城市的房地產調控已經逐漸開始影響房企銷售,巨量的海外融資規模將引發房企資金鏈緊張,如果持續甚至有可能出現違約。同時,美元走強后,熱錢將流出中國市場,疊加內地債券市場融資難,這會加劇房地產企業“錢荒”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