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還記得諾基亞這個名字,但這家品牌的消息已經基本上在商業和IT新聞中絕跡。諾基亞是如何從本世紀初的全球一流手機制造商,淪為智能手機時代的看客的?諾基亞犯了當初柯達公司所犯的同樣錯誤嗎?因為2G業務過于成功,所以眼睜睜的錯過了移動互聯潮流?
事實上,諾基亞一直是一家重視創新的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這家公司就已經預見到3G革命的到來,對于移動互聯網和便攜式數字生活方式爆發的潛力,也有自己的藍圖,至少不比喬布斯的蘋果公司晚。曾有觀察家將諾基亞稱為3G時代的狂熱先鋒企業。諾基亞為此曾推出第一部3G手機,成本也控制在合理區間,看上去前途一片光明。
但諾基亞還是失敗了。美國最為著名的創新創業專家、楊百翰大學創新與創業學教授內森·弗爾與楊百翰大學賀拉斯·比斯利戰略學教授杰夫·戴爾在《創新者的方法》一書中指出,諾基亞預見到了創新機遇,卻沒有找到合理的方法予以把握。他們分析指出,諾基亞步入移動互聯時代之時的致命傷在于,忽略了2G和3G過渡期的創新,需要多方協同才能取得成功。這家公司原本可以高效的啟動和運作獨立創新,但在轉為多方協同后,對創新活動就失去了基本控制,比如播放移動視頻的視頻轉換軟件、應對流量增加的路由器技術的變革、允許移動運營商識別用戶數據訪問的數據庫工具、驗證數字版權的管理系統等,都不在其控制范圍之內。諾基亞沒有意識到,21世紀初期的創新,有著與過去不同的要求,需要企業建立全新的方法體系。
內森·弗爾和杰夫·戴爾的觀點是,當前無論哪一類產品領域,從獨立創新到協作創新的趨勢都越來越明顯,因而各方參與者需要更好的動用其資源并采取行動,以確保創新成果能被市場所接受。這其中,需要使用創新者的方法,繪制出產品的生態系統圖,盡可能的羅列出各方面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包括上下游的技術和市場不確定性,還要全面了解合作方所需的生態系統,爭取更為高效的利用合作方所擁有的互補性戰略資產。
創新者的方法,特指工業時代向信息時代轉變過程中,企業及創新創業者為應對急劇增加的不確定性而采取的新管理方法。內森·弗爾和杰夫·戴爾合著的這本書,解析了創新者從形成洞見、厘清問題、尋求解決方案、驗證商業模式四大步驟中的關鍵活動、工具以及測試方法,有助于企業和個人將粗糙的創意逐步轉變為具備商業操作可能的現實,從根本上解決企業轉型乏力、創業者提速發展受困重重等問題。
書作者在全書開篇就指出,影響企業客戶創造能力的不確定性,包括需求不確定性和技術不確定性。兩種要素在不同行業的分布各有差別,比如運作電動汽車的谷歌和特斯拉,主要面臨技術開發的不確定性,而一些典型的互聯網產品如服裝租賃、網絡租車等,在推出前不可避免要考慮需求不確定性。書作者梳理近年來全球各主要市場的指標數據指出,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深入和技術演進速度的加快,前述兩方面的不確定性都在急劇增加,書中針對常見的49個行業,不確定性提出了測量排名,結果顯示,醫療設備、計算機、計算機軟件、制藥、測量和控制設備行業排在了不確定性排名的前五位。
書中以近年來頗為著名的轉型創新企業財捷等公司為樣本,指出創新者首先要考慮提供讓客戶感到愉悅的產品,更好的使用設計思維,讓客戶產生深刻認同,提供大量備選方案,迅速開展以客戶為對象的試驗活動并尋求有效回饋。在此基礎上,創新企業需要深層次的結構變革,在內部配置“創新催化師”和“精益創業”工作坊,靈活的使用創新者四大方法。
第一,要將線索、癥狀轉變為洞見。運作良好的企業中,各項流程及各方面業務中都存在可能成長為創新解決方案的線索,而在問題重重的企業中,癥狀和問題也往往意味著創新的機會。要將線索或癥狀轉變為洞見,需要在企業內部配置發問機制,像人類學家那樣通過觀察周遭環境來獲取新想法,企業高層及研發部門人員要變得更加擅長社交以更好的與企業內外的利益相關人員進行溝通,還可以通過不斷試驗來轉化生成洞見。書中以AT&T建立的想法資源平臺TIP為例,演示了如何將想法、線索轉化為創新方法的具體過程。
第二,要更為確切的厘清問題。有趣的是,書中以“被蚊子咬”和“被鯊魚咬”分別概括出不同程度的客戶痛點,指出企業創新必須瞄準“那些使客戶日不能思夜不能寐、深陷其中耗費時間或徒增壓力的問題或需求”,并相應的給出了工具和測試方法。
第三,要得出解決方案,呈現出最小化的卓越產品。書作者分別從部分與整體、可見和不可見、遠與近等不同角度探討可行解決方案的提出思路,并以谷歌眼睛導航系統等創新產品的最小化方案為例進行了闡釋。書中還提醒創新者應當注重合理縮小范圍、最小化可行原型與品牌的兼容等方法,并建議在測試環節以驚喜測試、凈推薦值測試、付款測試等不同守法來更為準確的驗證客戶滿意率。
第四,驗證商業模式。這本書建議從價值主張、定價策略、客戶獲取關系和渠道、成本結構的活動與資源等環節,一一驗證已有的創新解決方案。書作者還提醒指出,商業模式的各要素之間存在密切的相關性,因而如果在驗證環節調整其中一些環節或元素,就必須考慮其他環節或元素是否也應當進行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