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雖然本次歐盟峰會取得初步成果,但是短時期內歐洲經濟難以好轉,困擾西方國家財政赤字與主權債務困局還將繼續發酵。世界經濟今后若干年只能勉強維持低速增長且時有波動,這將成為中國經濟在明年面對的最大不確定性,也勢必納入國內政策制定者的視野之內。[詳細] |
 | | |
|
|
|
2012年將是中國經濟“在持續回落中逐步趨穩”的一年,也是十分復雜的一年。它不會出現很多西方學者預測的“中國式的金融危機”、“房地產硬著陸”以及“宏觀經濟的二次探底”。這種判斷是構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2012年經濟工作基調定位為“穩中求進”的核心原因之一。
[詳細] |
 | | |
|
|
|
|
|
“限購”“限價”等過渡性政策在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方面發揮了較大威力,全國尤其是一線城市房價下跌趨勢漸明。在此關鍵時期,住建部明確表示樓市限購近期不可能放松,并要求地方政府延續限購令。這無疑為擔憂限購退出、房價報復性反彈的人吃了“定心丸”。[詳細] |
 | | |
|
|
|
201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是“穩中求進”。在這一總基調下,在具體政策舉措方面不無亮點:比如,首次將擴大內需提到戰略基點的高度,首次提出要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特別是,第一次將發展實體經濟放到極其重要位置,強調“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詳細] |
 | | |
|
|
|
|
|
2012年,中國經濟將在結構調整中度過。所謂結構調整,根據結構增長原理,不同的經濟結構可以產生不同的效率,把相同的資源配置在更高效率的產業或產業環節,可以帶來收益的增長。資源投入、技術進步、結構調整是促進增長的三大內部因素,而資源的有限性、技術進步的不確定性,使得結構調整在促進增長和應對外部條件變化時往往成為最重要的突破口。[詳細] |
 | | |
|
|
|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是穩中求進。為什么要“穩”字當頭呢?“穩”字當頭有這幾層含義:一是穩增長;二是穩通脹,三是穩金融。與之相應的,是要保持宏觀調控政策的基本穩定,從而實現社會大局的穩定。[詳細] |
 | | |
|
|
|
|
|
雖然還有爭論、猶疑以及各種不確定性,但是,在2011年和2012年的年度之交,有一個輪廓越來越清晰:中國經濟已經從對通脹的高度憂慮中解脫出來,宏觀政策目標應當從防通脹為主切換到保障適度的增長上來。[詳細] |
 | | |
|
|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下帷幕,在明確明年宏觀經濟五大任務以及穩中求進的主基調下,“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成為了此次會議的亮點之一,可以說這既是踐行“十二五”時期向擴大內需轉變的重要舉措,也表明中國正力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詳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