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商務部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24371億元人民幣(幣種下同),執行額165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2%和10.3%。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13177億元,執行額89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7%和4.1%。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繼續保持穩步增長。
在規模穩步增長的同時,我國服務外包產業還呈現諸多亮點。從業務結構看,2022年,我國企業承接離岸業務流程外包(BP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執行額分別為1462億元和38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8%和6.2%。承接離岸信息技術外包(ITO)執行額為3672億元,同比微降0.6%。其中,信息技術解決方案服務、新能源技術研發服務、互聯網營銷推廣服務等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增速較快,同比分別增長129.1%、61.3%和49.2%。
從區域布局看,2022年,全國37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總計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11825億元,執行額801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3%和9.3%,分別占全國總額的89.7%和89.6%。長三角地區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6024億元,執行額45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和12.5%,分別占全國總額的45.7%和50.5%。
從國際市場看,2022年,承接美國、中國香港、歐盟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分別為1878億元、1712億元和1232億元,合計占我國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的53.9%。我國承接RCEP成員國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2089億元,同比增長4.2%,合計占23.3%。其中,承接新西蘭和新加坡等國家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增長較快,同比分別增長78.8%和39.0%。我國承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1821億元,同比增長12.7%。
從企業性質看,2022年,我國民營企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2844億元,占全國31.8%,同比增長22.6%,較全國平均增速高18.5個百分點。外商投資企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3885億元,占全國43.4%,同比增長5.0%。
從吸納就業看,2022年,我國服務外包新增從業人員102萬人,其中大學及以上學歷69萬人,占67.4%。截至2022年底,我國服務外包累計吸納從業人員1498萬人,其中大學及以上學歷966萬人,占64.5%。
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鄭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我國服務外包轉型升級成效已經顯現,具有更高附加值和技術含量的KPO離岸業務執行額已超越傳統ITO業務,產業整體高質量發展趨勢明顯;隨著RCEP等高水平自貿協定的落地實施,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國際伙伴不斷增加,合作的范圍和領域不斷拓展;服務外包產業的人才蓄水池作用進一步凸顯,成為疫情下穩就業、保居民就業的重要力量。
鄭偉說:“‘快、穩、好’是對2022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最好詮釋,服務外包已成為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
展望2023年,鄭偉認為,新興數字化服務外包將加速發展。“我國新興數字化服務外包發展之路起步較早,加之國家高度重視服務外包轉型升級,準確抓住了未來發展趨勢,這對提升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整體競爭力水平、進一步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另外,RCEP為服務外包發展帶來機遇。鄭偉分析,RCEP已生效實施一年有余,對于我國服務外包產業來說可謂重大利好,我國與域內國家的合作范圍、合作意愿、合作水平都在顯著提升。2023年,RCEP有望成為推動域內服務外包國際合作的加速器。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