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但國內外環境復雜性不確定性加劇,市場主體困難增加。面對疫情多發等壓力,企業復工復產的情況如何?產業鏈供應鏈是否暢通?紓困政策落地實效怎樣?《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深入多地,走進企業車間,深入了解復工復產的相關情況,感受中國經濟復蘇的脈動。
看企業:分秒必爭趕訂單
上汽集團:防疫、生產兩手抓
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里,上汽集團臨港乘用車工廠內熱火朝天,一輛輛整車正從這里下線,走向國內外消費者的家中。
“防疫、生產兩手都要抓。”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黨委書記黃建英介紹,目前,上汽臨港工廠已經有超過4000名員工到崗。在復工復產壓力測試前制定了防疫防控、健康篩查、閉環管理、準備保障和應急預案等一系列方案。
4月18日開始,上汽集團旗下的整車、零部件和物流企業等,重點瞄準人員保障、供應鏈保障、物流保障、封閉生產管理和防疫措施等領域,啟動復工復產壓力測試。19日,臨港乘用車工廠在壓力測試下的首臺整車下線,到23日已有700多輛整車下線,這其中還包括最新上市的智己L7。
盼盼食品:釋放最大產能應對旺季需求
正值飲料生產旺季,位于晉江五里工業園的盼盼食品生產基地里一片忙碌。流水線上剛打包好的一箱箱飲料,經過機器人自動碼垛后,立即就被裝運至物流平臺,由工人們裝車運走。
“疫情期間,有半個多月時間我們在晉江的廠區一天只有兩三輛車可以通行。4月22日,一天就有二三十輛車可以送出面包等食品了。”福建盼盼食品集團總裁蔡金釵說,現在飲料、堅果類產品產線產能也在逐漸恢復。公司將逐漸釋放最大產能,應對飲料旺季市場訂單需求。
齊心集團:文件夾產品正銷往世界各地
在深圳齊心集團物流中心大樓,高速分揀線傳送帶每小時送出3500件包裹,包括文件夾在內的各式辦公用品由此銷往世界各地。“每眨眼一次,齊心就在全球售出一個文件夾。”齊心集團品牌市場部負責人楊俊說,深圳市坪山區給公司的30多萬元區級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扶持資金已經到賬。近期相繼出臺的政策措施,在稅費、房租、融資、生產等方面,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優惠和獲得感,讓企業提振了發展信心。
云步鞋材:工人輪休 機器不停
“工人輪休,機器不停,我們正在分秒必爭抓生產‘奪回失去的時間’。”云步鞋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軍告訴記者,疫情暴發后,政府幫他們聯系了生活物資和抗疫物資供應渠道。現在又出臺“一產一策”“一企一策”“一事一策”等措施,給他們的復工復產吃下“定心丸”。
記者觀察:
當前一些市場主體受到沖擊,困難明顯增多。針對突出困難,政策加大紓困力度,從中央到地方,金融、財稅、就業兜底等政策相繼出臺,有效緩解了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經營壓力。各地企業在嚴格落實防疫措施的同時,也立足實際情況,全力推進復工復產。不少企業生產逐步爬坡,產能逐步釋放。這充分顯示了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回旋余地大的特點。
看指標:上行數據越來越多
福建晉江:工業用電量穩中有升
疫情防控形勢基本穩定以后,晉江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切實落實各項扶持企業疫后恢復的政策,全力保障企業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經營。據晉江市工信部門統計,截至4月22日,當地規上工業用電量已恢復至疫情前的107.31%;4月23日,除在庫停產企業外,當地2389家規上企業中的2090家,復工率達到99.14%。
陳埭鎮是當地重要的鞋材基地、國內鞋服產業鏈上的關鍵一環。自3月中旬被列為全域封控區后,陳埭鎮企業遭遇了“倒春寒”。4月上旬以來,當地逐漸調整為全域防范區,數千家大小企業也實現分類分批有序復工復產。數據顯示,截至4月24日,陳埭全鎮企業復工率和達產率均已超過90%;日用電量已恢復至疫情前的97%。
吉林:經濟活躍度恢復上升趨勢
吉林省發改委副主任張春達介紹,截至目前,吉林省500戶重點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用電量、高速省界出入省流量、稅務開票金額等體現經濟活躍度的指標總體呈恢復上升趨勢。
截至4月22日,吉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96.3%。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長春市、吉林市通過采取閉環施工等方式,有序推動長春市軌道交通多條線路、吉林化纖15萬噸碳纖維原絲等一批重大項目率先復工。
吉林省工信廳副廳長宋曉輝表示,下一步,吉林省工信部門將幫助復產企業著力解決物流運輸、融資需求、要素保障等難題,推動全省工業經濟運行盡快恢復正常。
記者觀察:
用電量等指標的回升,折射出政策效應逐步顯現,積極有利的因素正在增多。企業恢復生產經營,離不開相關部門一系列保障企業穩產擴產,暢通工業經濟循環的切實舉措。政策逐步落地生效,不僅推動了復工復產,更提振了企業的發展信心。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是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的政策導向。面對新的壓力,既要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有效的應對舉措,也要堅定信心,凝聚力量,攻堅克難。
看舉措:紓困“組合拳”正落地見效
上海:“以點帶鏈”打通堵點
多家企業反映,雖然生產業務逐步恢復,但物流的暢通仍然是一個挑戰。在國家聯防聯控機制的大力推動下,4月18日長三角重要物資應急保供中轉站(浙江—上海)正式投運并完成首次貨運交接,將推動省際重要生產物資進站流轉,打通長三角區域貨運“血脈”。首批中轉站共6個,滿負荷狀態下,每個站點每天可以保障30臺20噸以上車輛的中轉需求。
上海市有關負責人介紹,現代制造業產業鏈分工細、鏈條長,同時帶動能力也強。可以通過龍頭企業帶動一大批企業加速復蘇。目前,上海全力支持對長三角、全國產業鏈供應鏈影響大的大型產業鏈企業群率先復工復產。通過“以點帶鏈”,實現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乃至物流鏈的協同復工,延伸帶動長三角及更大區域相關聯企業恢復生產。
深圳:“長短相濟”壯大市場主體
從3月底至4月初,深圳接連印發《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若干措施》和《關于加快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這兩項政策被稱為“助企紓困三十條”和“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措施三十條”。其中,“助企紓困三十條”預計將為深圳市場主體減負超750億元。據初步統計,目前已為市場主體減負超150億元。
“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三十條與紓困解難三十條相互支撐、并行不悖,做到長短相濟,形成組合拳。”深圳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說。
記者觀察:
應該看到,雖然很多企業生產正逐漸恢復,但受疫情多發影響,跨省和跨區域的物流卡點堵點仍然存在,部分產品原材料供應鏈仍受到一定影響。這就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要把保通保暢放在重要位置,破除堵點、痛點、難點,打通交通“大動脈”,暢通物流“微循環”,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復工復產。政府要主動服務,當好“店小二”,在落實好既有政策的基礎上,針對仍然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細化相關舉措,主動作為、著力穩增長。(記者 張莫 明航 邰曉安 秦宏 龔雯 周蕊 段續 印朋)
?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