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下稱《意見》)近日發布。《意見》確定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作戰圖,對于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謀劃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遠景目標。《意見》圍繞“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為工作方針”等要義,明確了攻堅目標、攻堅領域、攻堅戰役、攻堅機制等內容,為“十四五”時期美麗中國建設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堅實支撐。
錨定美麗中國建設方向,明確兩階段攻堅目標路徑。美麗中國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循序漸進,梯次推進。《意見》明確,到2025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圍繞美麗中國建設重點,謀劃四大攻堅領域戰略任務。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是美麗中國建設的根本路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所引領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轉型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驅動,生態環境根本好轉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關鍵標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內在支撐。《意見》立足新形勢新要求,圍繞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改善、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四方面美麗中國建設要求,部署了四大領域重點任務,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引。
聚焦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部署八大攻堅戰役行動。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美麗中國建設的本質要求。《意見》堅持問題導向、環保為民,部署了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等八大標志性戰役,著力解決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創新攻堅機制,推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美麗中國建設需要全民共同行動,需要完備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和攻堅機制保障。《意見》圍繞構建與攻堅任務相適應的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要求,提出了強化法治保障、健全經濟政策、完善投入機制、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提升監管執法效能、完善監測體系、構建科技創新體系等具體舉措。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需要深刻認識生態環境問題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圍繞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目標,保持戰略定力,通過不懈努力,早日建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 |
近日,在2021國際數字科技展暨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中國電信對公司戰略做出進一步闡述,強調云網融合是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的核心特征,并提出將加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的開放力度,加快推動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