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央行10日公布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其中,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11.1%,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2.8%,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13.2%,金融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金融總量充足 服務實體經濟效率較高
今年上半年,廣義貨幣(M2)、社融、人民幣貸款增速相比于去年都呈現出明顯回升態勢。具體來看,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13.49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6個百分點;社會融資規模存量271.8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6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余額165.2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2個百分點。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認為,總體來看,上半年金融總量充足,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較高,金融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的發展。
阮健弘分析:“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速都明顯高于去年,全社會的流動性合理充裕。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持續優化信貸結構,完善結構化貨幣政策工具體系,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加大對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
信貸供需兩旺 央行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
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0.8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22萬億元。阮健弘說,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量明顯高于去年同期,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增強,二是金融市場對實體經濟提供的債券、股票等直接融資的支持幅度大幅增長。
阮健弘說:“上半年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新增量是12.33萬億元,這也是歷史最高水平。上半年企業債的凈融資是3.33萬億元,已經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非金融企業的境內股票融資是2461億元,幾乎比去年翻一番,比去年同期多增1256億元。”
對于下一階段貨幣信貸的走勢,央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郭凱回應說,下半年信貸需求會比較平穩,央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推動貸款實際利率持續下行和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為經濟發展和穩企業保就業提供有利條件。
郭凱分析:“適度有兩個含義,一個含義是總量上要適度,信貸的投放要和經濟復蘇的節奏相匹配。如果信貸投放節奏過快,快于經濟復蘇,就會產生資金淤積,產生信貸資金無法有效使用的問題。第二個是價格上要適度,要認識到利率適當下行并不是利率越低越好,利率如果嚴重低于和潛在經濟增長率相適應的水平,就會產生套利的問題,產生資源錯配的問題,產生資金可能流向不應該流向的領域的問題。”
貸款延期支持工具起步順利 金融系統將向企業讓利1.5萬億元
央行相關負責人10日還對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以及金融系統給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今年6月1日,央行推出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郭凱說,政策實施一個多月以來,貸款延期支持工具起步順利,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撬動信用貸款發放的作用較為明顯。
郭凱介紹:“信用貸款截止到7月3日,約一個月期間我們支持了1598家地方法人銀行,一共給109萬戶企業發放了普惠小微信用貸款160萬筆,總共是1326億元,所以撬動作用還是很明顯的。這里很大的一塊是互聯網銀行以及傳統商業銀行利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發放的信用貸款,單筆的貸款很小,就是兩三萬元,但是給尾部的客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持。”
上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金融系統今年全年要向企業讓利1.5萬億元,引發廣泛關注。對于這一讓利計劃究竟如何實施,郭凱也進行了回應。
郭凱說:“這1.5萬億元分三塊,一塊是利率的下行實現金融市場或者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讓利,包括貸款利率下行、債券利率下行,以及通過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支持的這些優惠利率貸款的發放,所有這些東西加在一起通過引導利率下行,最終會實現大概約9300億元的讓利;第二塊就是我們測算兩項貨幣政策工具加上前期的延期還款付息政策工具,大約讓利2300億元的規模;第三塊是通過銀行減少收費3200億元,包括前期已經減少的收費,以及后面還要繼續減免的收費。”
網紅直播帶貨概念是否成為上市企業的“新道具”?資本市場秩序誰來維護?投資者權益怎樣保障?網紅直播帶貨繁榮背后仍有一系列問題亟待破解。
近日,深圳7家市屬國企發出“招才令”,面向全球招攬高端人才,市場化選聘11名高管,覆蓋金融投資、市場開發、房地產綜合開發等業務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