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中西部地區增設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繼《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發布之后,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促進西部地區開放發展的系列舉措。圍繞進一步促進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新動能的強力引擎
近年來,重慶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2019年,重慶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6%、11.6%,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15%左右。
“身在重慶,切實感受到了新舊動能轉化帶來的產業結構、人才結構等方面的優化,而這些又為將來更可持續、更高質量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比珖舜蟠?、重慶璞雨為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高鈺說。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速建設有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备哜曊J為,在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重慶應進一步加強開放通道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更好發揮作為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的作用。
高質量發展需要更便捷開放通道的有力支撐
“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將為西部地區開辟一個南向出海口,從而為西部地區開放發展提供一條新路徑,將有力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韋韜說。
韋韜介紹,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國際門戶港,目前北部灣港和重慶、四川、云南、貴州、陜西、甘肅6個西部省市開通了海鐵聯運班列,去年開行2243列,今年力爭增加到4000列左右。
“以通道促進物流,以物流帶動貿易,以貿易推動產業落地,最終推動當地乃至整個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表f韜說,北部灣港正繼續加大開放合作的力度,擴大“朋友圈”,引入更多的西部省份參與到海鐵聯運班列的建設中。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青海的天更藍了、山更綠了、水更清了。”全國人大代表、青海代表團新聞發言人沙沨說,近年來,青海以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為目標,通過轉變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建立三江源、祁連山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和建設長效機制”“支持青海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在青海代表團以代表團名義提出的建議中,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依然是“重頭戲”。
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工商聯專職副主席李青表示,未來,青海發展應繼續突出“生態化”,在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分工協作和創新發展、對內對外開放合作等方面持續發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讓人們居住更舒適、出行更便捷、生活更幸福。
?
記者在“世界工廠”東莞調研發現,疫情沖擊下,有的企業“遭遇退單、銷量萎縮”,困難重重,但也有不少企業力爭上游,在危機中尋找機遇、創造機遇,化“危”為“機”,供應鏈正在因“疫”重塑。
如今,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山西堅持“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國有煤炭集團紛紛“煤”開二度,用科技轉型的新步伐回應“時代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