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始,疫情,來勢洶洶,抗疫,眾志成城。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長白山保護開發區貫徹落實吉林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第一時間進入戰斗模式,一場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打響了。
整整60天,他、她、他們……挺身而出,守望相助,創下了0疑似、0確診的驕人戰績。以我之名、盡我之力,護得百姓平安,山河無恙,期待我們在長白山相遇。
一個率先 六個第一時間 讓疫情無處遁形
長白山率先在全省關閉景區,第一時間成立防控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在出入城口和城區重點部位設立檢測卡點、第一時間關閉電影院等娛樂場所、第一時間停運客運班車、第一時間確定了兩家留觀賓館、第一時間確定組織集中辦公。科學的決策,有力的舉措,執行到底的決心,全員上陣的勇氣,長白山以“八個務必”和“一盤棋、一張網、一條龍、一根筋”的工作機制,以及“疫情嚴重地區、社區、小區、人員密集區”四大抓手,有效阻止了疫情輸入和擴散,實現了“零病例”的良好抗疫局面。
1月20日,設置定點醫院,預留發熱病房5間,留觀病房12間,抽調18名醫療救護人員組成防控和醫療專家組。
1月22日,啟動實施24小時值守值班制度,主要負責同志深入一線,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日報告”“零報告”制度。
1月24日,將全區各景區景點等公共場所和經營性娛樂場所全部關閉,全面停止大型公眾集會,城區全面禁止售賣活禽、野生動物和野生動物投食接觸等行為。
1月25日晚18時起,在全區各入城口、車站、機場設置了11處臨時測溫點,對入城人員進行逐車、逐人的排查登記、檢測體溫。
1月26日,在池北區和池西區分設兩處集中醫學觀察點。
1月30日,成立了由8個工作組組成的防控指揮部,各部門抽調50多人實行集中辦公,建立了統一指揮、聯防聯控的體制機制。
第一時間,財政緊急撥付專項資金;衛健出臺舉措壓實責任;商務保障全區生活必需品供應;公安、交通上路設卡外防輸入;市監穩定物價、叫停聚集性市場服務業主體單位、對藥店進行監管;旅游文體局關閉轄區大小景區景點;司法行政科學宣傳、心理疏導、云端服務,助力疫情防控;教育停課不停學,引導學生健康防疫,提早做的復學有序銜接;生態環境、農林水利等單位部門奔赴防控一線充實力量;應急局下沉一線督導防控工作切實開展;統戰部、共青團委、婦聯、青聯等多家單位部門發出防控倡議;社區下沉逐戶排查內防擴散;宣傳媒體發出“凝氣聚神”最強音;四面八方的志愿者奔赴各條戰線添磚加瓦;社會各界解囊相贈共克時艱……
筑牢防空堡壘,率先構建了管委會、各區各部門、社區網格員及業主委員會、樓主樓長的“四級管控體系”;對社區、農村等疫情防控的薄弱環節進行重點盯防;組織抽調全區500余名干部員工下沉社區一線,及時補充工作力量,持續加大排查管控力度。織密地毯式、立體式、全覆蓋、不落一戶、不丟一人的精準防控網絡,確保人員排查全覆蓋,堅決守住一線堤防。
疫情是大考,沒有標準答案,從這場考試開始,長白山在動態中學習、在探索中管控,“打”出了長白山人的風格。
外防輸入 內防擴散
疫情面前,時間就是生命。與2003年應對非典疫情相比,這次疫情從應戰到實踐沒有給我們太多的準備時間,各方面的工作幾乎是在同一個時間安排部署的。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從“斬斷傳染源、堵住輸入口”入手,牢固樹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寧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的觀念,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精神,時刻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做到思想上早準備、責任上早落實,工作上早部署,措施上早制定,最大限度地遏制了疫情擴散與蔓延,為百姓筑起安全墻。
1月25日在全省啟動Ⅰ級響應后,在全區各入城口、車站、機場設置了11處臨時卡口,公安、運管啟動實施24小時勤務,對入城人員進行逐車、逐人排查登記、檢測體溫。財政緊急調撥410萬元用于疫情防控。衛健、疾控、商務多方協調,緊急組織采購調撥各類防護物資。
1月26日,成立了由了村、社區干部和公安民警、醫療衛生人員組成的30個工作組,結合公安部門和三大運營商提供的湖北籍和返鄉人員信息,對社區、村屯外省返鄉人員開展拉網式、地毯式再排查,嚴格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1月28日,開始對小區進行統一管理。
1月29日零時開始,全區暫停所有客運班線、旅游包車、旅游班線、班車和出租車禁止出區運營。
1月30日起,全面叫停轄區內聚集性服務業市場主體。
1月30日起,在野鴨湖等區域布設管控力量,全面禁止游客接觸野生動物。
自阻擊戰打響后,池西區、池南區與撫松縣三地聯動,建立會商研判機制,互通疫情信息,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抗擊疫情。
一聲問候、一子掛面、一兜蔬菜、一塊豆腐,還有米面油……現在,全國有許多社區工作者、志愿者每天為居家隔離的居民送去生活必需品,隨訪健康狀況。他們的無私奉獻,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動人風景,不斷筑牢著疫情防控的“社區防線”。
全區七個社區的197名社區工作人員迅速返回工作崗位,開啟了“5+2、白+黑”模式,這197人肩負的是全區2.59萬戶5.96萬人的人員信息錄入重任,并且還針對外地返鄉居民逐戶開展排查工作,從姓名、性別、返鄉交通方式,到身份證號碼、聯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一個不落地全部納入排查范疇。
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百姓的安全我們守護!
溫情留觀 大愛長白
“感謝,感謝,再感謝”,這是一位在長白山留觀的武漢游客寫個長白山的信。疫情發生后,湖北籍及其他疫情嚴重地區滯留他鄉的游客受到了極大關注。為了讓這些外鄉人能夠在這個特殊時期,感受到血脈同胞的溫暖。長白山第一時間在池北區和池西區抽調兩家四星級賓館作為集中留觀點,對滯留在長白山的外地游客予以妥善安排。
絕不能讓外地游客寒了心,冷了情。在集中留觀這件事上,長白山管委會做得堅決而又暖心。不計代價、不計成本對所有外來人員進行留觀是長白山管委會對百姓的負責。免費提供食宿,對留觀人員進行人文關懷則是長白山的溫度。
1月24日,在年三十兒那天,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率先關閉了轄區內所有景區景點。同時關閉的還有轄區內的大小賓館、民宿。面對滯留游客,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立即按照“遠離城區、獨立封閉”原則,率先在全省首家設立了集中留觀賓館,這一舉措,早于全省其他九市州七天的時間。在這場以分為計時單位的戰疫中,此舉無疑最大限度的將疫情對百姓的影響降至最低。
集中醫學觀察,這幾個字在現在的節骨眼上總是讓人覺得不舒服和淡淡地恐慌。為了舒緩留觀人員情緒,解除留觀人員思想顧慮。長白山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在微信群里和大家聊聊天,留觀人員如果有需求,也會第一時間滿足解決。讓來自四面八方的留觀游客感受到了長白山的溫度。
長白山管委會在每個集中留觀場所均配備了由醫護人員、公安干警和后勤保障人員組成的24小時服務保障組,隨時處置突發情況。并堅持每天對賓館和房間進行1次徹底消殺,每天對留觀人員進行2次詢診和體溫監測。同時,按照每人每天80元的標準,為留觀人員提供三餐,每日定時供應兩次水果。為了豐富留觀人員生活,還為留觀人員提供書報雜志和旅游紀念品等等,最大程度滿足留觀人員需求,做到“隔離不隔愛、留觀也留情”。
如果說集中留觀的貼心服務體現的是長白山溫度,那些在面對協查通報,我們所展現出來的則是長白山速度。1月29日晚9點,長白山管委會衛健局接到轄區某旅行社的電話,稱前幾日旅行社接待的江西贛州游客部分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
接到線索電話后,長白山疾控中心第一時間聯合池西區政府、公安局、長白山西景區和長白山機場,對各自人員進行全面摸排,晚11點30分,第一波5名密切接觸者送至池西區集中醫學觀察點,1月30日凌晨5點,27名密切接觸者全部找到。對其中21人集中醫學觀察,其余6名身在外地的進行居家醫學觀察。同時完成的還有對疑似病例暫居的賓館、用餐的飯店以及其所乘坐的交通工具進行醫學消殺工作。以上工作只用了不到8個小時就全部完成,再次讓大家看到了長白山速度,以及抗擊疫情的決心和信心。
黨員干部 誓師出征 挺身逆行 筑牢社區防控堡壘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加強社區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使所有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2月11日,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第一時間抽調全區360名機關黨員干部,下沉到社區一線支援。截至目前,全區共派出2119名干部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其中長白山本級共派出機關黨員干部895人,占本級機關干部總數的71%。
在疫情面前,沒有“官老爺”,只有“戰斗員”,既要當好“指揮員”,也要當好“戰斗員”,既表態更表率、既掛帥更出征、既聲令更身先,做到堅決帶頭服從安排、聽從號令,自覺叫響“跟我上、跟我沖”。
早起入戶的是他們,深夜統數據的是他們,東奔西跑買物資的是他們,居民們有啥煩心事、小情緒上門疏導的還是他們。
黨員干部挺在前面、戰在一線,主動請纓,走進這看不見敵人的戰場。堅守崗位,不獲全勝,絕不收兵。他們敬業的樣子,很美!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選擇逆行,他們勇敢的樣子,很美!
宣傳引領 凝氣聚神 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疫情就是命令,報道即是使命!
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斗爭。面對百姓空前關注的目光、面對滋長的恐慌情緒、面對瞬息萬變的輿情發展,輿論引導工作也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與疫情的斗爭。
及時確定選題和報道方向,選派精干人員深入全區疫情防控一線,掌握防控一手資料。聚焦重點、回應熱點,充分發揮主力軍主渠道主陣地作用。第一時間推出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 我們在守護》《抗擊新型冠狀病毒 醫療專家有話說:戴口罩 勤洗手 別恐慌》《記者直擊:居民請放心!各大超市供應充足 物價總體平穩》等報道,回應關切,提振社會信心。
同時,提前組織策劃,打造精品力作。按照疫情發展的情況,推出了《長白山溫度、八小時速度》《長白山暖心留觀 “感謝 感謝 再感謝”》《關鍵時刻黨員必須頂上!》《長白山防疫十二時辰》《粉雪長白 加油武漢》《與祖國同在》《久違了,長白山》《2020.此生難忘的春天,來了!》等暖心佳作。
在景區重新開放后,與新浪攜手推出《此時此刻的長白山》系列直播節目,第一期《長白山,清心洗肺深呼吸》全網在線觀看量達到51.4萬人次。
防疫期間,全區共懸掛條幅標語2010條,發放宣傳單(冊)12萬多張,推送短信46.32萬條、微信2.71萬條,播放大喇叭和宣傳車5.41萬次、LED屏播放公益標語和廣告98.8萬次。 長白山媒體推出《長白山防疫在行動》《防疫剪影》《戰“疫”一線黨旗紅》等3個防疫專欄,刊發系列報道52期,長白山媒體共刊發疫情新聞、資訊、信息等稿件2360余篇,被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等中央媒體轉發200余篇。 創作完成系列組詩《賀長白山零病例》、群口快板《眾志成城戰疫情》、詩朗誦《致敬—英雄》《愛的使者》《抗擊疫情 眾志成城》網絡書法展覽、歌曲《戰役情,守春光》《長白山:和你在一起》等10多部系列文藝作品。
從每天疫情最新信息的動態發布,到澄清不實的謠言,從黨委政府的調度,到一線防控的直擊,從公眾關切問題的解讀,到一線科學通俗的防護科普,長白山媒體助力疫情防控,有效緩解群眾對疫情的焦慮和恐慌,帶來了無數的感動和輿論引領作用。同時,圍繞疫情防控,精心編輯創作出的一個個新媒體產品,從內容、形式、傳播手段等方面,為長白山抗疫“凝氣聚神”!
防疫不松懈
疫情是大考,疫情之下抓經濟更是必答題。按風險等級劃分區域,制定差異化、精準化的防控策略,取消了一些不必要的、比較極端的限制措施。能統籌,有擔當,科學施策,才是這份必答題的正確答案。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長白山管委會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的理念。研判形勢主動作為、創新開展屏對屏、線連線的“云招商”。通報全區的疫情情況,了解項目落地的進展和難點。小小的視頻將相隔千里的雙方聯系在了一起,打破交通壁壘,迅速推進項目落地。項目洽談變“面對面”為“線連線”;項目審批變“上門報”為“網上批”;項目發布變“線下”為“線上”;項目跟蹤變“實地”為“平臺”;聯絡情感變“拜訪”為“信函”;解決困難變“事后”為“事前”。目前已有15個項目通過網絡完成了17項前期審批。并通過長白山政務網、投資促進平臺、商務網等渠道高精度、大范圍發布8個億元以上招商項目。六個變化,改變的不僅僅的長白山的招商引資模式,而是面對特殊時期長白山人的創業創新,是長白山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2月22日,長白山北、西景區和池南訥殷古城景區在全省率先開放,對進入長白山景區的游客實行實名制網絡預約購票,分時分段預約入區。長白山管委會指導轄區文旅企業用足用好國家和省里的扶持政策,幫助轄區文旅企業度過難關,在全省率先啟動零見面、全程網辦暫退旅行社服務質量保證金,截至目前,共辦理暫退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20家共計200萬元,同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支持旅游文化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若干政策措施》,支持文旅企業度過行業寒冬。
建立了500萬元中小企業扶持基金,辦理發放小額擔保貸款6筆120萬元,積極引導中小企業復工復產。
3月5日,長白山實施公交全面運營、各類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各類商超農貿市場全面營業、公共場所相繼開放,確保全區加快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長白山再次按下發展的啟動鍵。
3月6日—8日,為了加快敦白高鐵項目復工復產,在長白山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積極協調下,項目部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159名返崗人員進行核酸篩查,助力復工復產。在全省“三抓”、“三早”中,扣除季節因素,全區規模以上企業復工率100%,線上商貿企業復產率48.7%!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截至3月15日,長白山實現連續60天0確診的目標。眼下,疫情防控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編筐編簍,重在收口;善始善終,方為不敗。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精神,以一嚴到底的鮮明態度、一戰到底的必勝信念、一干到底的堅決落實,慎終如始抓防控,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為經濟社會發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軌道鋪平道路。
冬去春來,雪融草青。長白山,這座生態天堂再度按下發展的啟動鍵,厚積薄發,創業創新,自立自強,勇敢的闖過黑風口、跨過七十二道彎兒,最終攀至風光無限的長白峰頂,將美好發展愿景變成現實。
致敬!
保重!
每一位無畏的逆行人
我們一起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王萌 謝青池)
近段時間,東北三省以法院為首的司法機關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充分發揮破產審判工作在完善市場經濟主體拯救及退出機制中的作用,探索府院聯動模式,“三抓”等創新機制漸顯成效,使得一批“病企”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