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似火,炙烤著大地。當大多數人享受著空調西瓜WIFI的時候,有那樣一群人,忍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酷熱,揮汗如雨堅守在工作崗位,譜寫著新時代奮斗者奉獻的新篇章。
在近40米高的滬昆高鐵新塢特大橋橋墩側面,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工務段橋隧秋檢小組的吳晶龍和工友正敏捷地向橋墩頂部攀爬。
在墩臺與箱梁底部高度僅1米左右的空間內,他們不得不弓身檢查支座有否位移、金屬部件漆面是否良好。通過兩片箱梁連接處的狹窄入口,他們進入大橋的“肚子”進行全面診斷。
漆黑的箱梁內,伴隨著高鐵疾馳而過隆隆的低沉回響和暑氣,兩人的身影在微光中不斷前行。
夏季“電煤”運輸與“中歐班列”運輸所需車皮多,近期檢修任務驟增。大量車皮需要在露天環境下完成檢修。近日安徽地區持續高溫,長時間日照導致車皮溫度高達65攝氏度以上,杭州北車輛段蕪湖運用車間車輛鉗工余海濤主動承擔室外作業任務。
熱浪滾滾襲來,一縷縷熱氣從鋼軌與石碴的間隙不停地向上竄。余海濤鉆入車底,在滾燙的列車底部敲車輪,擰螺絲,像醫生一樣,為車體“把脈問診”。不一會兒,他的臉被烤得赤紅,布滿油漬與鐵銹的工作服上生成了一幅“鹽漬地圖”。
而在7月31日中午11時04分,B1359號飛機緩緩駛向濟南遙墻國際機場9號廊橋,臉上掛著汗珠的“90后”飛機維修工程師劉斌已準時靜候,準備新一輪的航班檢修。劉斌手中的紅外線測溫儀顯示,發動機排氣口127攝氏度。
劉斌所在的部門每天白天要檢修過站航班70多架次,夜晚檢修航后、航前航班50多架次,日均保障2萬多名旅客安全出行。上百個項目檢修完畢后,已將近12時。劉斌擦了擦臉上的汗水說,安全檢查沒有一項是小事,出再多汗也不算啥。
7月30日下午4時,剛忙完幾個小時搶修的國網湖北南漳縣供電公司檢修建設工區(輸配電)二班班長張華和隊員們,又趕到了50公里外的九集鎮江沖村二組。“根據后臺的負荷監測,這個臺區的變壓器已經超負荷運轉好幾天了。”張華說。
在變壓器旁,搶修隊員陳明勇說,每次搶修看到圍觀的群眾,手上的動作就不自覺地加快了幾分。早一分鐘送電,群眾就多一份清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