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上,大家看到了一群群意氣風發的創業者、一批批奇思妙想的創新產品,真切感受到“雙創”的無限生機。
自李克強總理于2014年9月的達沃斯夏季論壇首提“雙創”概念以來,隨著全社會創新創業意識的不斷提升及整體環境的不斷優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向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和更深程度推進,成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雙引擎”之一,有力地推動了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結構升級,在創造就業、改善民生、促進社會縱向流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據統計,2018年全國新登記企業669.9萬戶,同比增長10.3%,新增市場主體2149.58萬戶,同比增長11.7%,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和8.9%,高于工業增加值整體增速。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續加大,全社會創業創新的熱情和潛能正在充分釋放。
今年是第五屆“雙創”活動周,主題為“匯聚雙創活力,澎湃發展動力”。李克強總理在杭州主會場的講話中說,對“雙創”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重點強調了三個方面:第一,“雙創”有力支撐著就業。“雙創”為我國豐富的人力資源特別是年輕人打開了廣闊就業空間,有利于促進比較充分的就業,讓每個家庭有安身立命之本。第二,“雙創”是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雙創”聚眾智、匯眾力,利用“互聯網+”平臺,促進了新動能加快成長,這是中國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所在。第三,“雙創”還可拓展社會縱向流動通道,為更多人尤其是“草根”創業者提供發展平臺,使他們通過拼搏實現人生價值,創造社會財富,這有利于實現機會公平,推進市場繁榮。
就在此次活動周啟動之前,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把“雙創”引向深入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發揮“雙創”支撐就業的重要作用、發揮“雙創”促進科技創新的獨特作用、支持打造“雙創”平臺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推動“互聯網+”升級以及引導金融機構降低小微企業融資實際利率和融合成本等。可以預計,隨著當前國際經濟不確定因素的增多以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雙創”的作用將會更為突出。從國務院常務會議的相關部署來看,降低創業創新成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發揮“雙創”在支撐創新上的獨特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降低小微企業融資實際利率和綜合成本將成為未來政策的發力重點。
自去年年中以來,中央把“穩就業”放在“六穩”的首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李克強總理上月中旬強調,“大力推動‘雙創’上水平,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拓展就業新空間。”為進一步發揮“雙創”在支撐就業上的重要作用,特別是為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提供更多就業崗位,需要各級政府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雙創”提供良好的成長空間。
近幾年來,“雙創”逐漸呈現出聚焦生產領域、技術要素深度融合、成果轉化更為活躍、與產業升級結合緊密、創新創業生態更加完善等趨勢特征,創新創業與技術創新、效率變革、產業升級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結合得更為緊密。為充分發揮“雙創”在支持創新方面的獨特作用,政策應加大支持力度,包括支持“雙創”示范基地在科研立項實施、成果確權和轉化等方面先行先試,加快落實研發費用按75%比例稅前加計扣除的政策等。
企業草創初期,大多是以小微面目出現,但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始終伴隨著小微企業的成長過程。6月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從不高于各項貸款不良率2個百分點放寬到3個百分點。在此之前,銀保監會在3月發布了《關于2019年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將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寬至不高于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將范圍擴大至所有小微企業貸款,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事實上,監管層今年以來一直致力推動銀行建立健全“敢貸、愿貸、能貸”的考核激勵機制,放寬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是其中重要一環。這些舉措有助于疏通政策傳導,切實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但在降低融資成本的同時放寬不良容忍度,商業可持續性可能會成為商業銀行面臨的現實問題。因此,國務院常務會還鼓勵風投、創投加大對“雙創”的支持力度,支持創業孵化機構、創投企業發債融資等其他措施,以共同致力于改善創業創新的金融環境。
(作者系民生銀行研究院高級宏觀分析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