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發展重心繼續由西向東轉移的過程中,“一帶一路”倡議為增長全球經濟、和抗風險韌性方面,提供了巨大機遇。無疑,保險是協助“一帶一路”進行風控管理的關鍵,尤其是基礎建設領域。
據瑞再企商保險研究,2015年至2030年“一帶一路”相關基建投資約為6.4萬億美元,與此對應的潛在保費規模可達340億美元。相比之下,2017年全球工程保險保費總額為210億美元,其中約有15億美元來自中國。
在瑞再企商保險大中華區首席承保官楊靜淇看來,無論是中國還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目前保障缺口都非常大,包括人壽保險、財產、巨災、農業、責任等。這些缺口既是機會也是挑戰。以巨災保險缺口為例,定價模型依據是曾經臺風的發生概率,但這幾年全球氣候變暖,造成一些極端的災害氣象發生的損失頻率和災害程度提高。
楊靜淇指出,“在環保責任方面,可以在污染風險比較高的行業里強制禁止污染;在網絡安全責任方面,可以加強個人信息保護,這方面的立法剛剛有,所以還需要一段時間。”
此外,楊靜淇補充稱,國內職業責任和董監高責任這個領域的保障程度非常低,比如眾多A股上市公司,現在只有不到10%的公司購買董監高責任險,保障程度很低;再比如某個設計院,可能就保一兩百萬美元,跟實際承接的工程風險完全不能匹配。所以我們需要整個國家、社會一起推動這些領域的發展。
事實上,全球再保險和保險業管理的資金總額約為30萬億美元,瑞再企商保險希望“一帶一路”項目組織者在依賴國家政府投資之外,也應積極地尋求民間資本市場支持,降低長期投資者的投資壁壘。此外還應考慮借助多邊開發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整合單個的基礎設施項目,并在整體開發財務系統中釋放風險。這可以通過擔保首次虧損的方式,與私營部門的共同投資來實現。
?
多位業內人士反映,多種藥價非正常上漲的根本原因,是一些不良商人串通壟斷藥品原料進而哄抬藥價牟取暴利,當前這種藥品市場上的“壟斷牟利”已呈現組織化、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