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0日,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沈陽片區正式掛牌運行,時至今日運行已滿一周年。一年間,沈陽片區這個“試驗田”充滿了新探索,為東北振興探索出一條新出路。
在10日沈陽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沈陽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陳佳標介紹,過去一年來,沈陽片區新注冊企業突破1.5萬戶,占全省自貿區新增企業60%以上,注冊資本超過1500億元人民幣。管委會分別與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國的11家國際商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企業集聚效應持續顯現得益于沈陽片區在制度領域的創新。一年來,沈陽片區出臺兩批共200條政策清單,全面復制推廣上海等自貿試驗區改革經驗,推出首批12項創新案例;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率先實現26證合一、網上企業注冊登記、率先啟動“證照分離”改革和“集報集繳”通關改革。
為進一步加快項目建設,沈陽片區還規劃了涵蓋“一小鎮、兩中心、三基地”的金融島。
“一年來,自貿區沈陽片區在國資國企改革、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營商環境、投資貿易便利化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展創新試驗,放大了制度創新的溢出效應。2018年我們將重點推進制度創新,助力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轉型振興?!标惣褬苏f。
?
一方面,金融業開放將尋求更大力度的突破,確保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落地。另一方面,制造業開放力度加大,汽車行業外資限制放寬在即,相關舉措也將在年內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