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往年歲末年初ST公司因為摘帽或重組預期遭遇資金瘋狂搶籌不同,2014年以來ST公司二級市場的表現格外平穩。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雖然年關已過,2013年業績浮沉已成定局,但是無論對于已經暫停上市1年直面退市風險的*ST公司而言,還是對于連續3年虧損幾成定局面臨暫停上市的ST公司來說,在“冰與火”的考驗中,ST公司保殼和恢復上市之戰仍在暗中開打。
恢復上市或可匹敵新股
本輪IPO重啟后新股大肆炒作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別致風景,12日又有綠盟科技等16只新股封死漲停。不少分析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已經暫停上市股票一旦恢復上市,其實可以被當作新股看待,一方面,恢復上市的公司通常都經過了債務重組,業績與暫停上市時發生了重大改變;另一方面,交易所對恢復上市公司首日股價也不設漲跌幅限制。
根據Wind統計,2013年有3家公司被交易所暫停上市,從2013年年報表現來看,已經明顯分為悲喜兩派。*ST鋅業和*ST金泰預計2013年業績實現扭虧為盈,兩公司在年報披露后(多在今年4月)將向交易所申請恢復上市,獲批可能性較大。
在恢復上市之路上相對順利的*ST鋅業,春節前后再得“紅包”。公司各項重整工作在2013年底就進入收尾階段,2014年1月29日收到管理人通知,截至2014年1月27日,公司資本公積金轉增及股東讓渡的共計4.1億股股票已全部成交。根據公司此前披露的相關重整計劃,*ST鋅業以現有總股本為基數,按每10股轉增2.7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股票,共計轉增約3億股。同時,全體股東按照10%的比例讓渡其持有的*ST鋅業股票,共計讓渡約1.1億股。
*ST鋅業盈利水平也得到很大恢復,公司預計2013年凈利潤約為36-42億元。其中,通過重整程序獲得重整收益約34.5-40.5億元;同時,公司的主營業務利潤也有所增加。目前公司董事會正積極推進公司品牌戰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與*ST鋅業國資背景不同,民企*ST金泰也有望于2014年上半年重返投資者視野。公司恢復上市更是離不開在“保殼大戰”中的資本運作。先是2013年3月推出實際控制人注資方案,擬向實際控制人黃俊欽所控寶潤麗杰定向增發3.17億股,募集資金15億元,為公司現有醫藥業務以及培育和發展醫藥產業相關的新業務提供資金支持;隨后,公司又展開一系列債務重組方案;從2013年11月開始又介入珠寶首飾交易業務,最終確保公司實現了盈利。
*ST金泰預計2013年度經營業績將實現扭虧為盈,并預計公司2013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的凈利潤均為正值、2013年期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正值、2013年度營業收入不低于1000萬元。
*ST長油前景則較為悲觀,或將作別A股市場。公司預計2013年年度虧損約12.7億元,根據上交所規定,成為首批退市央企將是大概率事件。
三年連虧不改保殼熱情
除了已經遭遇暫停上市的公司極力保殼以求重返資本市場之外,A股更多的是已經連續2年虧損正面臨暫停上市的公司。根據退市新規,ST公司恢復上市時,其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審計意見等多項指標都需全面符合恢復上市要件。這意味著,相關公司一旦被實施暫停上市,其重返資本市場的難度較大。因此,*ST公司想盡辦法,希望完成2013年凈利潤為正、凈資產為正的指標,極力避免暫停上市。
根據Wind統計,目前有近60家A、B股ST公司發布2013年業績預告,其中實現扭虧為盈的超過40家,占比接近7成。在這些公司中,超過9成都是在2014年1月1日以前(尤其是在2013年第4季度)通過財政補貼、變賣資產等各種老招數完成保殼,絕大多數公司經營狀況并未出現根本好轉。
以*ST寶碩為例,公司在去年三季度末凈利潤尚虧損2417.38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6.38億元。但第四季度依靠著收儲補償、財政補貼等方式最終實現“大翻身”,預計2013年度經營業績將實現扭虧為盈,且2013年末凈資產為正數。
2013年10月,*ST寶碩發布公告,公司4宗土地被保定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予以收儲,公司隨后在11月下旬收到了高達45095萬元的收儲補償款。由于公司土地收儲事項不涉及搬遷重建,故按照資產處置事項進行會計處理,將補償款與相關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記入2013年度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此外,公司在去年12月中旬還收到了保定市財政局撥發的經營性財政補貼48991.35萬元及技術改造資金2217萬元,同時還有困難企業補助等資金7925.44萬元列入公司當年營收。
*ST二重、*ST超日和*ST鳳凰2013年業績預告續虧,由于連續3年虧損,暫停上市幾成定局。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實際上這些公司在2013年也曾想盡辦法力挽狂瀾,但無奈未能如愿。但多家公司的知情人士均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這些公司雖然面臨暫停上市大限,短期來看經營業績也不會出現逆轉,但其擬通過資本運作以期實現公司恢復正常運營的腳步仍在暗自進行。
*ST二重和*ST鳳凰作為國資企業,其保殼之戰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控股股東的態度。國機集團和長江航運對于這兩家公司未來的計劃皆不愿多言。*ST超日作為民營企業,有知情人士透露,代工模式并不是公司改變命運的可行之路,債務重組和資產注入已經成為公司的必然選擇,而相關規劃或也正在進行中。
相關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雖然IPO向注冊制發展目標確立后,殼資源價值有所下降,但短期來看,ST公司殼資源并沒有大幅貶值!癐PO動輒需要兩三年的漫長等待,同時還要接受嚴格審核及數百家排隊大軍,借殼過程通常僅需一年時間左右,對于稍縱即逝的商機來說,借殼上市融資無疑仍是一條不錯的道路!
【熱點新聞】
1月進出口超預期現雙兩位數增長
騰訊阿里鏖戰線下激活萬億市場
2月份多地發布供地計劃 土地市場或再現成交高潮
重慶政府采購計算機涉嫌“指定”在渝設廠或投資品牌
超九成煤企業績跳水 價格連跌還債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