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振興規劃帶來的激情漸漸退卻之時,證監會又為股市的“煉鋼”熱潮加了一把火。
《每日經濟新聞》獲悉,中國證監會已于昨日(2月19日)批準上海期貨交易所開展線材和螺紋鋼期貨交易。
眾多業內人士分析,此舉將對我國鋼鐵行業產生深遠影響,同時,亦滿足了市場對這一品種的長期期待,為股市注入相應的新鮮炒作題材。
1993年,我國曾推出過鋼材期貨合約。
分析1:期貨公司迎重大利好
中信建投副總經理邵劍秋認為,鋼材上下游產業鏈條比較長,匯集的企業比較多,加之鋼材期貨對投資者不設高門檻,只是在上期所增加2個新的交易品種,交易單位設置合理(10噸/手),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7%,預期上市之后流動性將較好,有利于價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的發揮,有利于各種類型的投資者廣泛參與。
華西期貨副總經理盛莉認為,這對期貨公司是個非常大的利好,各家期貨公司前期對此都很重視,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目前國內期貨品種偏少,新品種的推出給市場帶來很好的發展機會。
成都冠華期貨副總經理楊一兵說,1993年國內曾經推出過鋼材期貨,市場規模和成交量都很大,此次重新上市鋼材期貨,市場本身將增加資金量,預期成交將非常活躍。
分析2:將增中國鋼鐵話語權
“中國買什么,什么漲;中國賣什么,什么跌”。這句一語道出定價權重要性的話,今后將在中國鋼鐵業得到更進一步的驗證。
國金期貨總經理邵儉說,鋼鐵業是個很大的行業,對造船、汽車、房地產業都有影響,鋼鐵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被稱為工業的“骨骼”。鋼材期貨的推出對市場定價機制將有重大影響,他認為這體現為兩個“轉移”。
首先,鋼材的定價權將從鋼廠向市場轉移。其次,中國鋼鐵業不論從產量、銷量、還是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是鐵礦石主要被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等國際市場寡頭壟斷,原材料漲價之后國內市場只能被動跟隨。前期的鐵礦石風波對國內鋼鐵企業影響很大,鋼材期貨推出之后有利于定價權從國際轉移道國內。
分析3:有助鋼鐵業熬過冬天
業內人士認為,鋼材期貨的推出對幫助鋼鐵行業熬過金融危機帶來的冰河期非常有幫助。
中信建投副總經理邵劍秋認為,鋼鐵近期價格波動很大,國家出臺4萬億經濟刺激方案以后,國內對鋼材的用量比較大,國內鋼材價格前期在往上走,但是全球范圍內,由于需求的減少使得鋼材的價格和鐵礦石價格在往下走,鋼鐵行業面臨比較大的經營風險。因為沒有規避風險的市場,以前企業只能自己承受價格波動的風險。“現在不同了”,紅塔期貨總經理張良認為,如果有了期貨工具,更有利于鋼鐵業更穩定的安排生產,對行業發展非常有利。
分析4:應對鋼鐵業避險需求
倍特期貨劉明亮認為,鋼材期貨上市的進展比他們預先設想的要快,他認為這主要是受前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政策利好推動,國務院做了關于
“盡快推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鋼材等商品期貨新品種”的重要戰略部署。鋼鐵產業鏈條很長,上下游企業一直以來缺乏風險管理工具,去年國慶前后鋼材和有色金屬一樣經歷了大跌,有色金屬跌幅比鋼鐵大,但是行業受到的沖擊比鋼鐵小,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為存在風險管理工具。
另外一方面,去年鋼材價格經歷大起大落,當市場處在上升期,鋼鐵行業對避險需求或許不那么強烈,當價格進入熊市以后,鋼材期貨對沖風險的價值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劉明亮認為,全球經濟仍在惡化,近期道指破位、原油下跌,國際商品市場新一輪下跌可能將展開,鋼鐵業避險需求大大增強,或許這就是在這個時候果斷推出鋼材期貨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