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改革開放30年,有多少記憶令人難忘,其中特別不能埋沒的是那些在改革大潮中奮勇搏擊、敢于沖浪的先鋒人物。他們曾經站在改革的風口浪尖,為探索改革之路披荊斬棘、開拓前進。也許由于各種原因,他們其中的不少人在奮進的中途倒下了,但歷史不應該忘記他們,人民也不會忘記他們。
(1930年-)江西德安人。畢業于西南農學院農學系。1971年后歷任湖南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農科院名譽院長、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現任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全國政協常委。先后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保障榮譽獎”等8項國際獎勵。2001年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 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他長期從事雜交水稻育種理論研究和制種技術實踐,發起的“第二次綠色革命”給整個人類帶來了福音。他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法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并進行科學實驗。他提出的雜交水稻育種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種的禁區,被國際上的同行們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的秈型雜交水稻研究成果獲得我國迄今為止唯一的發明特等獎。1997年,他在國際“超級稻”概念基礎上,提出了“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的技術路線。雜交水稻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既為我國糧食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解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作出了貢獻。 (資料選自《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百人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