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11-17 作者:徐步青 來源:人民日報 |
|
|
在二十國集團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舉行之際,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近日在聯合國總部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不能聽任金融危機變成拒絕履行發展援助承諾的借口。他還強調,國際社會應“盡一切可能”減少金融危機對發展中國家窮人的影響。
的確,在金融危機面前,人們不能忘記世界上還有掙扎在赤貧中的10億左右的窮人。最不發達國家普遍面臨著特殊的發展困境,難以從貧困的惡性循環中解脫出來。由于歷史原因,最不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慢,生產率低,工農業落后。生活水平低、就業機會少造成這些國家沖突和動亂不斷。
消除貧困是世界性課題。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減貧之路。千年發展目標是人類歷史上為解決貧困和其他相關問題而提出的最系統、最具體的發展目標。2000年以來,聯合國通過各種國際會議等活動,宣傳千年發展目標,凝聚共識,提出具體措施。聯合國各機構,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兒童基金會、糧食計劃署,以及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都陸續將其援助政策和項目調整到千年發展目標上來。同時,聯合國系統加強了政策協調,并建立了對各國千年發展目標進程的監測。可以說,一些國家在消除貧困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總體形勢不容樂觀。最近的事態發展,如糧食價格上漲,尤其是當前的金融危機,正在加劇社會矛盾,造成貧困人口增加,特別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極端貧困人口數量不降反升。
潘基文強調,“千年發展目標”在大多數國家仍是能夠實現的,但需要政治領導人采取緊急和協調行動,且很大程度上有賴于發達國家兌現援助承諾。發達國家于2002年在墨西哥蒙特雷發展籌資會議上承諾,每年將國民總收入的0.7%用于官方發展援助。可多數發達國家沒有兌現這一承諾。目前僅有丹麥、盧森堡、荷蘭、挪威和瑞典等5國達到或超過了這一目標,全球官方發展援助甚至在近幾年出現了下滑趨勢,這一跡象與“千年發展目標”確定的“為了發展而達成全球合作伙伴關系”的宗旨是背道而馳的。此外,世界貿易組織在2001年發起的旨在以貿易促發展的“多哈回合”談判,至今也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當前,大多數貿易壁壘如技術和環境保護條款,使得最貧窮的國家無法利用國際貿易來實現發展。同時,富國的農業補貼和保護主義更是對窮國造成了巨大沖擊。世界急需“多哈回合”談判圓滿完成,消除全球貿易機制中的不平等,以促進實現“千年發展目標”。
當前,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使消除貧困的任務更具挑戰性,但也更加重要。因此,在危機時有關方面更應想著窮人,讓窮人在危機時有飯吃、有衣穿。而不是僅在每年10月17日的“國際消除貧困日”才想起他們。用英國首相布朗的話說,在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過程中,最大的敵人不是戰爭,也不是金融危機,而是太多的冷漠。他呼吁國際社會發揮“全球性領導力”,幫助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實現千年發展目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