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趙武壯日前表示,國務院日前出臺的十項拉動內需、促增長的措施將刺激有色金屬的需求,支撐有色金屬工業發展。他指出,十項措施中涉及到的房地產、交通運輸等行業都是有色金屬的需求大戶,有色金屬市場的穩定增長有望繼續保持下去。
世界供需失衡風險加大
趙武壯表示,目前世界主要有色金屬供需尚比較穩定,但供過于求的風險在加大。 國內外市場有色金屬供需關系隨世界經濟周期變化。2002年以來,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經濟持續發展,需求不斷增長的支撐下,世界銅、鋁等主要有色金屬生產和消費均處于上升勢頭,目前仍總體保持供需平衡態勢。但隨著虛擬經濟危機對實體經濟運行造成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市場供過于求的風險也越來越高。 由于美國金融危機導致的世界經濟景氣周期已經結束,預計在未來三五年的經濟調整周期中,全球主要有色金屬將逐漸進入供大于求周期。
大起大落不利經濟穩定運行
專家認為,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生產和消費國,有色金屬價格暴跌,不僅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的生產經營造成重要影響,也將影響到相關產業,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對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產生影響。 總體分析,當前國內外市場主要有色金屬價格暴跌是對前期價格暴漲的回歸。但由于中國銅、鋁等主要有色金屬生產、消費在世界的地位不盡相同,所以產業發展所受影響也存在明顯差別。 銅是中國短缺的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達到接近80%。盡管當前全球銅價出現暴跌,但國內市場銅價仍維持在4萬元/噸以上,超過平均生產成本線,仍在高價位區間運行。由于銅大量依靠進口,預計未來國際市場銅價回落速度主要取決于中國的進口情況。 中國在世界鋁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電解鋁生產達到1256萬噸,占全球產量的33%。在本次有色金屬價格暴跌中,國內市場鋁價下跌到14500元/噸價位,已經低于平均成本線,全行業處于虧損狀態。由于鋁是第二大金屬材料,如果鋁價長期低迷,導致國內鋁廠大量停產,將嚴重影響金屬材料市場穩定。 目前國內外市場鉛鋅鎳等有色金屬價格雖然大幅度下滑,但尚在多年平均價格附近波動,基本屬于合理價位,但也接近中國的平均成本線。目前這些有色金屬價格的波動對產業發展和國民經濟整體運行的影響有限,未來走勢尚需要進一步觀察。 市場鋁價下跌對中國產業發展和經濟運行的影響較大,其他有色金屬價格的大起大落也不利于經濟穩定運行。此外,中國銅、鋁等主要有色金屬的重要消費領域,如房地產、汽車、耐用消費品等產業也遭到美國金融危機的打擊,發展出現萎縮,已經無力支撐國內消費的增長。這表明,中國有色金屬需求已經結束了一個快速增長周期,開始進入調整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