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在2800點左右徘徊,在股市上漲乏力的情況下,各只新老基金為促銷頻頻打出費率優惠牌。記者注意到,不少基金公司所謂的費率優惠乃是“霧里看花”,基民呼吁基金公司應該同廣大投資者共同承擔風險,從基民的“實際收益”中提取收益,而不是在費率優惠上耍小聰明。
網上費率優惠是“空對空”
今年以來,新基金的首發市場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在基金的營銷中,“費率打折”的隊伍也越來越大,近期就有景順長城、博時等十多家基金公司聯合銷售渠道紛紛推出了
“優惠費率”。記者注意到,這里的費率優惠主要是申購優惠費率,一家基金公司的公告稱,銀行網上銀行申購基金,原申購費率高于0.6%的,實行4折優惠(優惠后申購費率低于0.6%按0.6%執行);若原申購費等于或低于0.6%,則該基金按原費率規定執行,不再享有費率折扣。 對于多家基金公司明確提出網上申購基金可享受4折優惠,相關人士認為這樣的費率優惠等于沒有,因為根據以往的慣例,幾乎每家基金公司都是對網上買基金給予優惠的,例如用興業銀行卡就可以享受這一優惠幅度,現在收費最高的并不是網上買基金的手續費,而是在銀行柜面上購買基金的費率,根據規定相關費率除新基金外都是1.5%,而基金公司的優惠牌中恰恰將此遺忘了。一些基金投資者表示,他們很多人都對網絡操作不了解,所以不少人還是愿意到銀行去買基金,所以網上費率優惠就好像是好看卻吃不到的“免費大餐”,他們不會因為這樣的優惠而去購買基金。
降低柜面收費銀行不答應
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基金公司在銀行柜面基金銷售的費率并不是他們一家說了算,銀行在手續費方面可是要拿“大頭”的,而銀行力推基金代銷業務,實際上也是因為巨大的市場利潤在誘惑著他們。有人測算,2007年,基金規模從9000億,擴張到3.27萬億,一年下來,基民買基金的過程中,銀行、證券公司這些銷售機構賺走的手續費總和有可能會高達1000個億。天相投資顧問公司董事長林義相:“去年基金銷售業務很火爆,那么很多的大銀行從這頭賺了很多的錢,據我們了解大行的基金,相關的業務上賺的錢肯定是超過一百個億,因此這很容易理解,有些大行呢就開始重視這塊業務。”一家基金公司經理稱,現在基金銷售不好他們也想把柜面費率降下來,但難度很大,關鍵是銀行不愿意將“蛋糕變小”。除了銀行不愿意外,柜面銷售成本很大也是一個原因。
嘉實基金公司黃少寅:“傳統的一些銷售的話還是需要做大量的廣告啦,然后就是還要去基金公司要很多銷售人員,各個網點還要去跑啊,就是做一些公關啊,這塊就是說人力成本是非常高的,單單同人力成本這一點,工資支出都會比較高,還不算營銷!贝蟪苫鹂偨浝碛谌A:“每發一只基金,我們都花好幾百萬,這種宣傳材料的印刷、配送,如果說網上這塊就沒有了,我可以省好幾百萬,這個比例你可以算一下,好幾百萬這種固定收費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基民呼吁改革現有收費模式
除了費率降了等于沒降外,更多投資人則是對市場前景以及收費模式表示了不滿,而這恰恰是目前基金銷售遇冷的最根本原因。一位投資人表示,現在市場行情這么差,他的基金已經縮水近一半,現在即使有再優惠的政策他也不會買了,而且是打死也不買。不僅下跌也不買,股市反彈也會面臨贖回潮,根據中國證券網最新調查顯示,近五成基民表示將借反彈機會贖回持有的基金。據了解,眾多基金經理都對后市判斷比較樂觀,但也稱要創造去年那樣的好業績,也是不現實的。 此外,不少投資人也對目前的基金收費模式表示不滿,認為必須要改革。一位投資人指出,今年基民損失這么大,但基金公司卻是“毫發無損”,他強烈要求基金公司同廣大投資者共同承擔風險,堅決反對基金公司旱澇保收,并認為最合理的收費、應當從基民的“實際收益”中提取管理費。如基民無收益就無費可收。這樣基金公司不但是為廣大基民謀利,同時也是為自己謀利。理應“風險共擔,利益共存”。要不然誰還會買基金,呼吁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管理制度。
基金投資不要“挑食”
06、07年股市一路高歌猛進,偏股型基金憑借高回報率一時風光無限,幾乎成了投資者在投資基金時的不二選擇。然而,今年A股市場經歷大幅震蕩,偏股型基金嚴重受挫,投資者信心銳減,將目光紛紛投向具有“控制投資風險,獲得穩定收益”特點的債券基金上來。中;鹄碡攲<抑赋,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在日常飲食中合理搭配才是健康之道,無論是偏股型基金還是債券型基金,均有各自的優缺點,挑食并不可取,根據自身風險收益特征進行合理組合配置才是正道。 首先,債券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的投資范圍不盡相同,由于債券型基金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于債券市場,不受股票二級市場波動影響,因此投資風險較小、收益穩定。
另外,在保證風險較低而收益穩健增長的前提下,部分債券型基金中加入打新股的模式。這種模式的風險小,收益高,既符合債券型基金投資人注重安全穩健的特點,又使投資者更加充分地享受到打新股帶來的超額收益。 其次,由于投資于債券定期都有利息回報,到期承諾還本付息,因此債券基金的收益較為穩定。截止6月30日,相比股票型基金全盤盡墨的情形,今年新成立的債券基金均實現了正收益,其中中海收益債券型基金以1%的正收益拔得頭籌,其年化收益率達4.59%,是成立以來實現收益最高的債券型新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