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601328.SH)剛買了兩座辦公樓,浦發銀行(600000.SH)正在洽談在金融街選址一事。”5月7日,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北京市金融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霍學文說,“現在最讓我頭疼的是我們蓋樓的速度趕不上企業買樓的速度。”
6日,北京市發改委對外公布《關于促進首都金融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一次以文件形式正式提出北京將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這一最明確的戰略新定位勢必將更吸引眾多金融機構匯聚北京。
金融布局
《意見》明確了北京金融業的定位與工作目標:北京是國家金融決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服務中心。通過建立全方位的政策支持體系、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多樣化的金融組織體系、立體化的金融服務體系,不斷提升首都金融業的創新力、集聚力、貢獻力和輻射力,將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此外,這份《意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北京金融業空間布局規劃,未來北京將呈現“一主一副三新四后臺”的金融業空間布局規劃。另外,金融街和CBD(商務中心區)在北京金融發展中的地位,這次也給予了明確。
對于金融街和CBD的金融核心區的爭議,這次明確認定,金融街為金融主中心區,聚集國家級金融機構總部。CBD為金融副中心區,是國際金融機構的主聚集區。
金融機構扎堆
北京這一定位的提出時間雖然晚于深圳、上海等國內其他城市,但近年來,北京在全國金融中心競爭中的領先地位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從金融數據可看出。金融業已經成為北京的龍頭產業和支柱產業,2007年,北京市金融資產總量17萬億元,占全國將近一半。此外,金融業占北京市GDP的比重已達12.5%,為全國最高。
2007年,共有48家法人金融機構在京注冊或新遷入京。截至2007年年底,在京注冊的各類金融機構共751家,其中法人金融機構430家,各類營業性金融機構4224家。近年來,金融機構向北京聚集態勢更為明顯。
“從這個角度講,實際上已經形成一個首都金融產業的概念。所以我們在金融產業的發展上用首都金融產業這個概念,主要是為了更好地為金融機構提供支持服務,改善發展環境。”霍學文說。
場外市場雛形
除了北京金融業空間布局規劃,另一個最廣受關注的核心策略是持續強化投融資市場體系建設,即“加快建設多層次、多元化的首都投融資市場體系。”
而此前柜臺交易市場(OTC)獲批落戶天津,不過,正如市場猜測的那樣,OTC市場也許只是一個過渡,天津濱海新區覬覦的也是發展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
“中關村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本身就是一個存在和運轉的場外市場,或者說是一個雛形。”霍學文說,“現在中關村企業里面符合科技企業條件的就有2萬多家,這是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企業重要的一個來源。”
據悉,北京市力爭在未來全國場外和創業板市場形成“中關村板塊”,北京市金融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在與證監會、中國證券業協會等部門溝通。而且,北京市還在爭取在中關村代辦股份轉讓試點建設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以及創業板遠程路演中心和遠程開市中心將落戶北京。
多管齊下
在北京市重新定位金融中心的同時,相關部門也正在加強金融服務。
“北京市政府已經同意,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試點,很快就將設立。”霍學文表示,北京市還將設立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政策性再擔保機構——北京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為北京市場各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提供增信和分險服務。
此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促進會很快將在北京成立。在北京,有兩個地方是私募股權比較聚集之處,一是金融街,另一個就是中關村。截至2006年年底,已經有29家國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E)在北京設立了辦公地點。今年一季度,北京獲得的PE投資量是全國最高的,單個項目投資金額也是名列前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