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自去年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暴發以來,一連串與民生保障相關的國際新聞引人關注,一葉而知秋,中國做為當今國際經濟舞臺上舉足輕重的角色,周遭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也給我們以警示。
麥道夫案牽涉養老問題。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前董事會主席伯納德·麥道夫因涉嫌500億美元詐騙案,使除了像西班牙桑坦德銀行、歐洲匯豐銀行等知名金融巨頭外,一些名人也登上受害榜單,如美國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等。據目前已披露的受害人名單已達300多萬,他們來自阿根廷、巴西、瑞士、南非、墨西哥和以色列等多個不同國家,直接或間接受到這樁詐騙案的影響,包括有打工皇帝之稱的中國微軟前總裁唐駿也因此案蒙受300萬美元損失。他說:“沒想到麥道夫事件,連我們這樣普通的投資者都受到這么大的損失。”
麥道夫案中,許多普通工薪階層把辛辛苦苦攢了一生、用于養老的錢,都交給了自己的投資人,卻因誤入陷阱,導致血本無歸,轉眼成空。因此,一些六七十歲的爺爺奶奶輩的人,在本該體面地養老的年紀,因為喪失了生活來源,無奈又重新開始工作,有的當護士,有的干起了清潔工,有的給人看大門。
從這個案件中,我們所要汲取的教訓是,對于養老的錢保障其安全性高于一切。古訓:不可把雞蛋往一個籃子里裝。
日本失業者餓死家中。日本大阪一位49歲的電腦專家因失業,于一個月前餓死家中。據報道,這位IT人士2007年春天曾供職于一家銀行,由于健康原因離職;當他能再次工作時,金融危機來了,已經無法再找到工作了。
據法醫解剖發現,他的胃完全是空的,很久沒有進食了,而公寓里的冰箱空空如也,易罐里的硬幣還不夠一頓飯錢。
在世界范圍內,日本的社會保障相對健全,出現這個電腦專家餓死公寓之中的極端例子也讓日本全社會反思,要應對金融危機,完善社會福利體制的方方面面還有許多事情可做。
我國的社會保障事業正在紅紅火火的建設之中,因而,在制度設計時的全面、高瞻遠矚就顯得尤其重要,盡最大可能滿足社會各階層的福利保障,減少因為制度漏洞給人們造成的傷害。
美國男人失業了。數據顯示,美國的制造業、建筑業和金融業,在此次金融危機中有510萬人失業,其中,男性占四分之三以上。目前,美國男性就業率降至1948年以來的最底,從約73%降至69%;由于女性占75%的教育、醫療等行業受沖擊較小,使許多男性失業的家庭中,女性成為當之無愧的掙錢主力。
專家指出,在美國由于女性從事的工作一般收入較低,如零售業、食品服務、家庭醫護、保姆等,許多行業沒提供醫療保險,即使有,難以覆蓋全家。因此,這次金融危機造成的一個巨大影響是醫保覆蓋面在縮小對于雙職工家庭來說,有一根柱子倒下,另一根的責任就重大了,男人倒下去了,女人就要頂上來。問題是,傳統和習慣賦予了男女不同的角色,女人在照顧家庭、生兒育女的同時,失去了在職場最好的發展時機,直接影響到收入水平和社會福利保障,在危機中直接的后果就是家庭生活品質明顯下降。 |
|
|
|
|
|
|